急诊肠镜治疗大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疗效评价
活动性,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3出血的判定标准,4统计学方法,2结果,1出血部位,2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息肉直径,3息肉病理类型,4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发生时间,5急诊肠镜治疗评价,3讨论
钱瑾 李国栋 李为民 王仲略 应苏回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浙江杭州 310015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3 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癌症死亡的第2 大原因,5 年生存率在疾病早期为90%,而在疾病晚期只有14%,且发病率和病死率还在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大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被认为是结直肠最常见的癌前病变,其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因此,发现大肠息肉应尽早治疗,以防其发展为癌。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经内镜下切除已成为治疗大肠息肉的首选治疗方法,但仍会发生一些并发症,如出血、穿孔等,以出血最为常见,尤其是术后迟发性出血,若处理不恰当,可造成严重后果。本研究通过观察大肠息肉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术后严重迟发性出血患者的急诊肠镜下止血效果并进行文献复习,为临床治疗迟发性出血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3 月至2022 年3 月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内镜中心行EMR 治疗大肠息肉并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的15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EMR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经药物保守治疗后仍有活动性出血,均给予急诊肠镜下止血治疗。纳入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4~72 岁,平均(53±11)岁;合并高血压2 例,锁骨下动脉夹层1 例,合并冠心病且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1 例。本研究经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后实施[伦理审批号:2022(E2)–KS–067]。
1.2 方法
1.2.1 器械 电子结肠镜(奥林巴斯贸易有限公司)、金属钛夹及推送器(南微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1.2.2 急诊肠镜操作方法 电子结肠镜从肛门进镜,找到出血部位后,予0.9%氯化钠溶液反复冲洗出血病灶,经肠镜活检孔道置入金属钛夹推送器,调整钛夹角度对准病灶轻轻按压,释放钛夹,将出血部位或裸露血管夹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6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