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忧虑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生育力,1癌症后生育忧虑的概念及评估,1患癌后生育忧虑的概念,2生育忧虑的评估,2年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忧虑现状,3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忧虑的相关影响因素,1一般人口学资料,2治疗方面的相关因素,3生育意愿,4心
王彬 江子芳 吴雪萍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浙江省肿瘤医院手术室,浙江杭州 310022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是三大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据2020 年全球癌症数据统计,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在第4位,卵巢癌的发病率位列第8 位,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排在第6 位,且逐年升高,呈现年轻化趋势。随着癌症筛查的普及、手术治疗理念的转变等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经积极治疗后早期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5年生存率均可达90%以上。相对于其他非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对生育力的破坏更直接、影响更大,严重影响妊娠率。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育理念的改变,女性平均生育年龄推迟,越来越多女性患者在患病前未生育或只生育一孩,研究显示年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忧虑处于较高水平。本文从生育忧虑的概念及评估工具、年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育忧虑现状、生育忧虑的影响因素、生育忧虑的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引起国内外学者及医护人员对年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忧虑问题的关注,为降低患者生育忧虑、制订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1 癌症后生育忧虑的概念及评估
1.1 患癌后生育忧虑的概念
患癌后生育忧虑这一概念早在2005 年由Wenzel等提出,定义为:“个体患癌后对其自身的生殖能力问题方面的担忧”,并将其应用于淋巴瘤、宫颈癌等癌症幸存者,特别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育忧虑表现尤为明显。2012 年Gorman等对22 例不同癌症幸存者进行质性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更新了生育忧虑的概念,其不仅指个体患病后对其生殖能力的忧虑,还涵盖对抚育儿女、自身健康、子女健康、子女照护等方面的担忧。癌症患者的生育忧虑在20 世纪后期开始慢慢受到研究者的注意,并在各个疾病领域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且发展迅速,近几年也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
1.2 生育忧虑的评估
目前国内外常见的生育忧虑评估工具包括癌症后生育忧虑量表(reproductive concerns after cancer scale,RCAC)及生育忧虑量表(reproductive concerns scale,RCS)。临床上,RCAC 应用较为广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82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