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结石的解脲酶菌相关因素研究及治疗进展
菌毛,生物膜,1解脲酶菌引起感染性结石的相关因素及发病机制,1尿路感染与感染性结石的关系分析,2解脲酶菌及其毒力因子,3细菌生物膜的形成,2感染性结石的治疗,1抗生素的应用,2外科及微创取石术,3残片处理,3总结与展
李卫胜 何文强 靳潇潇 杨雄1.河南中医药大学泌尿外科,河南郑州 450003;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河南郑州 450003
肾结石是泌尿外科多发性疾病之一,根据其发病原因可分为代谢性结石和感染性结石。感染性结石通常指磷酸铵镁结石,占肾结石的10%~15%。结石的主要成分是六水磷酸铵镁和碳酸磷灰石。在肾结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生物膜反复包裹解脲酶菌,使抗菌药物难以杀死并清除细菌,常致患者发生复发性尿路感染,并引起相关并发症如肾周脓肿和脓胸等。目前对感染性结石发生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外细胞培养模型和大鼠模型,但两种模型均无法模拟正常尿流动力学特征或建立系统的肾脏感染性结石模型。本文通过对解脲酶菌引起感染性结石的相关因素及治疗进行分析,以期探讨新的研究方向及潜在的治疗靶点。
1 解脲酶菌引起感染性结石的相关因素及发病机制
1.1 尿路感染与感染性结石的关系分析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s,UTIs)和感染性结石具有显著相关性,可能存在因果关系或平行关系,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二者发病特点具有诸多相似之处,常因病原菌经尿道逆行感染膀胱、输尿管、肾脏所致,女性患病风险和发病率皆明显高于男性,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男女患病比率降低。洪扬等使用不同计数的奇异变形杆菌建立大鼠肾脏感染性结石模型,只有10组大鼠形成感染性结石且均为膀胱结石,成石率为50%,试验组并无肾结石形成,提示宿主免疫对感染性结石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其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细菌感染尿路却未形成结石,对感染性结石的预防、新治疗靶点的研究、指导感染性结石的药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泌尿系病原菌耐药性增加,造成临床治疗策略的进一步复杂化,因此迫切需要新的生物学研究方法及建立试验模型做为基础,对尿路感染与感染性结石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它们的关系并建立有效的试验模型是寻找新治疗靶点的关键。
1.2 解脲酶菌及其毒力因子
了解病原菌感染及致病机制是预防疾病发生的关键,因此对病原菌感染、定植及繁殖机制的研究在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中意义重大。相关研究证实,感染性结石的形成以解脲酶菌感染尿路并产生脲酶为基础,造成尿路上皮细胞损伤,并分解尿素产生CO和NH,使尿液pH 升高进而产生铵和碳酸氢盐,最终形成鸟粪石(六水磷酸铵镁结石)与碳酸磷灰石。见图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1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