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23年第28期
编号:666585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血管性认知损害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23年11月10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8期
额叶,白质,1VCI磁共振相关检查技术,2脑皮质结构变化与VCI,3脑白质损伤与VCI,4小结与展望
     周建国,符大勇,卢明聪,孟云,刘晓丽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血管性认知损害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周建国1,符大勇1,卢明聪1,孟云1,刘晓丽2

    1.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放射科,江苏连云港 222004;2.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康复科,江苏连云港 222004

    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或脑血管病引发的认知损伤,严重者表现为痴呆。VCI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结构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法等技术,可从形态学、蛋白质结构及脑卒中部位等方面评估脑的微观结构变化与VCI之间的相关性。本文对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在VCI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血管性认知损害;弥散张量成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法

    认知是人脑的高级功能,其产生的生理解剖学基础是大脑皮层。人脑功能主要包括视空间、执行功能、命名、记忆力、注意力、语言、抽象能力、回忆及定向力等。我国居民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亦明显增加。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成为脑卒中患者的主要致残原因,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

    依据认知功能障碍的轻重程度,VCI可分为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血管性痴呆和混合性痴呆[2]。其中,脑小血管病变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更加密切[3]。目前,VCI的诊断主要基于各类神经认知量表、患者的临床病史及影像学改变。VCI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为VCI的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多种技术的联合运用有助于提高VCI的临床诊断准确率[4]。MRI通过显示VCI患者脑实质的病理学改变,从而对VCI的发病机制及生理、病理学变化进行深入分析,为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开展脑结构和功能研究提供依据,并为VCI的早期诊断及与认知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影像学信息[5-6]。

    1 VCI磁共振相关检查技术

    MRI具有较高的影像分辨率,通过显示脑组织解剖学及生理、病理学相关影像学信息,对VCI进行诊断和分级评估。结构磁共振成像(structur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MRI)是在T1加权图像提取脑皮层所占图像并测量其厚度和体积的检查方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0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