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24年第2期
编号:546472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中医药治疗左右半结肠癌的研究现状
http://www.100md.com 2024年1月30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期
     朱嘉峰 刘杰 孙钰

    [摘要]?肠道菌群具有免疫调节、参与糖类及蛋白质代谢、抵御感染等作用,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医药作为现阶段抗肿瘤治疗的补充手段,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抑制CRC进展。本文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中医药治疗左右半结肠癌的研究现状,旨在为中医药防治左右半结肠癌提供依据。

    [关键词]?中医药;左右半结肠癌;肠道菌群;活性成分

    [中图分类号]?R273?[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9701.2024.02.025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加剧及人们膳食结构的不断变化,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位居恶性肿瘤第3位[1]。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是CRC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目前各种治疗方法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中医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具有独特优势,肠道菌群在CRC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2]。本文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中医药治疗左右半结肠癌的研究现状,旨在为中医药防治左右半结肠癌提供依据。

    1?肠道菌群与CRC的发生发展

    按照肠道菌群对宿主发挥的作用,可将其分为益生菌、条件致病菌和致病菌3类。益生菌作为肠道优势菌群,对宿主的代谢、免疫等起积极作用,在抑制CRC侵袭方面发挥显著作用[3]。条件致病菌和致病菌丰度的增加会促进致癌代谢物的产生,引发癌变或肿瘤进展。较为理想的肠道菌群状态是益生菌占优势地位。

    1.1?肠道菌群通过炎症反应影响CRC

    炎症因子可调节细胞功能,其通過作用于肠道上皮细胞影响CRC的发生发展。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通过激活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信号通路促进CRC进展[4]。具核梭杆菌产物与髓样细胞Toll样受体结合可促进IL-6等炎症因子的释放,激活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和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信号通路,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加速血管新生,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与侵袭[5]。相反,IL-10可通过抑制黏膜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改善肠上皮屏障功能[6]。双歧杆菌属、副拟杆菌属等益生菌能增加结肠组织中IL-10的水平,抑制NF-κB等信号通路,减少上皮间质转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7]。

    1.2?肠道菌群通过代谢调节影响CRC

    肠道菌群可为宿主代谢提供重要代谢物。如膳食纤维经肠道菌群发酵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丁酸盐等不仅可为肠道上皮细胞提供能量来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46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