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息“细菌门”风波国标日趋成熟
三全、思念的“细菌门”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新国标的“降低门”事件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公众议论纷纷,各种质疑声不断,强烈需要业内专家出面解疑。一直听说李蓉教授是微生物方面的权威专家,不仅对致病菌的相关问题研究全面,而且授课精彩,解释分析问题深入浅出,通过李桂英老师的介绍,本刊记者有幸采访到李蓉教授,向其请教了速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限量标准及国内外制(修)订食品安全标准的相关问题,在此郑重推荐给大家。
记者: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在进行制(修)订时从哪些方面考虑?采用什么方法或原则?
李蓉:检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食品的安全,这是制定标准的出发点,更科学、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是制(修)订标准最根本的原则,一切标准的制定和修改都应该遵从这一原则。我国的标准制定起步比较晚,与国际标准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想要快速地完善国标,学习借鉴国际成熟的标准制定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但借鉴和学习,并不是简单地直接使用国外的标准和数据,而是要借鉴学习国外已经成熟、经过事实验证、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进行我国标准的制定。这样才是科学的,能够有效保障食品安全,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做法。
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规格)委员会(ICMSF)1966年就已经成立了,致力于食品行业标准的制定,他们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提出了二级、三级采样法,结合其他人研究的成果,经过不断完善,形成了一个很科学的基于风险评估制(修)订食品微生物标准的方法和模式。
记者:国际通用的制(修)订微生物标准的成熟方法是怎样的?
李蓉:现在,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是采用二级、三级采样法,这是一个需要前期风险论证评估之后才能应用的方法。食品在进行安全检测前根据其风险进行分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