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欧洲食品安全动态
违规操作直接导致德国诺如病毒疫情暴发
10月9日,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宣布在包括首都柏林内的德国5个东部联邦州蔓延近20天的肠胃炎疫情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总病例数达到近1万1千人,是德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对病原体诺如病毒的确认固然彰显了诊断技术的进步,但是关于病毒的食源性载体冷冻草莓,却因为其原产于中国而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媒体、消费者、监管机构甚至政客的广泛关注,远远超出了流行病学和免疫学的范畴。但事实胜于雄辩,无论别有用心的主观臆测有多汹涌,在我国相关机构公布调查结构,未在出口前产品中发现病原之后,德国的官方研究机构也澄清,餐品供应前明显的违规操作是导致疫情暴发的直接因素。充分的加热会杀死冷冻草莓中可能含有的病毒,消除急性胃肠炎的风险。
然而当地消费者对中国出口到欧洲食品安全性的不信任并未因此而消除,这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来多次食品安全事件反复造成的印象不无关系。再加上经济政治因素造成的恐华情绪,短时间内这种偏见很难扭转,类似状况有可能仍会发生。我们的食品出口厂家和监管机构需要正视这一现象,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欧洲食品安全局重新评估10种风味添加剂的安全性
欧洲食品安全局对10种风味添加剂的安全性重新评估,其中8种添加剂的安全性得到了肯定,另外2种需要再重新评定。这10种添加剂包括5种呋喃酮衍生物(Furanone derivatives)和5种甲酰胺类(Carboxamide)化合物。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之前已经对5种呋喃酮衍生物进行了风险评估。欧洲食品安全局在此基础上认为证据充分,并得出相同结论,认为这些衍生物在估计摄入量范围内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
同时,对于5种甲酰胺类化合物中的3种,欧洲食品安全局给予在平均膳食水平摄入量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威胁的结论。但对于另外两种添加剂(FL-no:16.118和16.124),该机构认为证明其对人体无害的毒理学证据不充分,需要在进一步的实验数据基础上进行评估。
对食品企业中的2100种添加剂进行了最新的食品安全评估,根据结果,有400种添加剂通过评估可以继续在市场上使用,其余添加剂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评估。
肖英华 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后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接受食品安全的系统课程培训,并先后于荷兰食品安全研究所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完成科研课题。2008年获得食品安全硕士学位后继续在荷兰乳品研究所从事致病性厌氧芽孢杆菌的相关研究。长期关注并分析探讨欧洲食品安全动态,并担任荷兰食品谷使节,致力于增进中荷食品业界的技术交流。
欢迎广大读者就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展开探讨与交流!
参与邮箱:fsg@cnfoodsafety.com, 百拇医药
10月9日,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宣布在包括首都柏林内的德国5个东部联邦州蔓延近20天的肠胃炎疫情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总病例数达到近1万1千人,是德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对病原体诺如病毒的确认固然彰显了诊断技术的进步,但是关于病毒的食源性载体冷冻草莓,却因为其原产于中国而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媒体、消费者、监管机构甚至政客的广泛关注,远远超出了流行病学和免疫学的范畴。但事实胜于雄辩,无论别有用心的主观臆测有多汹涌,在我国相关机构公布调查结构,未在出口前产品中发现病原之后,德国的官方研究机构也澄清,餐品供应前明显的违规操作是导致疫情暴发的直接因素。充分的加热会杀死冷冻草莓中可能含有的病毒,消除急性胃肠炎的风险。
然而当地消费者对中国出口到欧洲食品安全性的不信任并未因此而消除,这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来多次食品安全事件反复造成的印象不无关系。再加上经济政治因素造成的恐华情绪,短时间内这种偏见很难扭转,类似状况有可能仍会发生。我们的食品出口厂家和监管机构需要正视这一现象,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欧洲食品安全局重新评估10种风味添加剂的安全性
欧洲食品安全局对10种风味添加剂的安全性重新评估,其中8种添加剂的安全性得到了肯定,另外2种需要再重新评定。这10种添加剂包括5种呋喃酮衍生物(Furanone derivatives)和5种甲酰胺类(Carboxamide)化合物。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之前已经对5种呋喃酮衍生物进行了风险评估。欧洲食品安全局在此基础上认为证据充分,并得出相同结论,认为这些衍生物在估计摄入量范围内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
同时,对于5种甲酰胺类化合物中的3种,欧洲食品安全局给予在平均膳食水平摄入量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威胁的结论。但对于另外两种添加剂(FL-no:16.118和16.124),该机构认为证明其对人体无害的毒理学证据不充分,需要在进一步的实验数据基础上进行评估。
对食品企业中的2100种添加剂进行了最新的食品安全评估,根据结果,有400种添加剂通过评估可以继续在市场上使用,其余添加剂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评估。
肖英华 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后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接受食品安全的系统课程培训,并先后于荷兰食品安全研究所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完成科研课题。2008年获得食品安全硕士学位后继续在荷兰乳品研究所从事致病性厌氧芽孢杆菌的相关研究。长期关注并分析探讨欧洲食品安全动态,并担任荷兰食品谷使节,致力于增进中荷食品业界的技术交流。
欢迎广大读者就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展开探讨与交流!
参与邮箱:fsg@cnfoodsafety.com,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