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报告摘要(2)
一些国家或组织对膳食反式脂肪酸的供能建议
鉴于TFA对健康的不良影响,各国或国际组织分别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制定其摄入量的上限。2003年,WHO以TFA增加血中LDL-C水平并降低HDL-C水平、增加冠心病风险为终点,将TFA供能比低于1%(即<1%)建议为人群TFA的摄入目标。2009年,WHO再次建议,人群每日平均摄入来源于部分氢化油脂的TFA供能比应小于膳食总能量的1%。德国、奥地利和瑞士膳食指南建议,TFA摄入量应小于总能量摄入的1%。基于降低饱和脂肪和TFA摄入可以降低冠心病风险,北欧营养指南建议,12个月以上人群膳食的SFA+TFA供能比不应超过10%。英国医用食品与营养政策委员会(COMA)1991年,人群TFA摄入量不应超过5g/d,或供能比不应超过2%。2007年,英国营养科学咨询委员会支持COMA的建议,TFA将供能比限定在2%以下。法国食品安全局(AFSSA)TFA的健康风险与效益分析报告中指出,在TFA供能比超过2%可导致心血管病风险显著升高,建议TFA摄入不宜超过此水平。荷兰健康委员会申明,TFA会增加冠心病风险,可能对必需脂肪酸代谢造成不良影响,因此TFA摄入量应该尽可能低。美国膳食指南也进行了同样的建议。
, http://www.100md.com
结论和建议
基于2002年食物消费量数据进行的评估表明,城市居民的TFA摄入水平高于农村居民,其中大城市最高。根据2011年北京、广州居民的食物消费量的评估结果,两城市居民总人群及各年龄组人群TFA供能比的平均值(总人群0.30%,各年龄组0.29%—0.34%)和高端百分位数值(P97.5)(总人群0.72%,各年龄组0.65%—0.80%)均未超过WHO的建议水平(<1%),表明北京、广州两城市居民膳食中TFA的健康风险很低。
基于我国大城市居民的TFA平均摄入水平高于其他类型地区居民的摄入水平,从本次主要针对大城市居民获得的评估结果推断,我国居民膳食中TFA的健康风险很低。需要说明的是,受消费量数据,食物聚类和情形假设的影响,本次评估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尽管目前我国一般居民通过膳食摄入的TFA水平不高,但是考虑到我国膳食的西方化趋势明显以及城市中消费TFA含量较高的食物的人群增加,有必要加强宣传和进一步降低加工食品的TFA含量,更好地保护我国消费者健康;同时,鉴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评估TFA时,会考虑饱和脂肪和总脂肪对健康的影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提出如下建议:
, 百拇医药
1.食品工业界
鉴于植物油对TFA摄入的贡献率接近50%,食品工业界应进一步研发、推广植物油精炼的新工艺,在保证各种脂肪酸比例适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植物油中TFA水平;
本次专项检测发现,威化饼干、夹心饼干、奶油蛋糕和奶油面包(表观可见奶油)、派等焙烤食品中的TFA含量较高(个别食品的TFA含量超过3.0g/100g)糕点、饼干和面包3者TFA摄入的贡献率之和约为9%,因此建议食品工业界进一步减少TFA含量较高的氢化油脂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
除执行我国相关标识规定之外,鼓励食品企业对含TFA食品进行TFA含量自愿标示。
2.风险部门
尽管目前我国居民的膳食TFA摄入水平低于欧美等国,但仍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风险交流和知识普及,让消费者正确认识TFA的健康风险,避免过多摄ATFA含量高的食品;同时,从风险和受益两个角度,让公众正确认识液态乳和发酵乳的营养价值远大于其中微量天然TFA可能导致的健康风险;
, 百拇医药
自2007年以来,部分加工食品中的TFA含量明显下降,这是好现象。今后需要再接再厉,除实施相关标识管理规定之外,建议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积极探索降低甚至消除加工食品中TFA含量的有效措施;
某些类别的食品,存在少数样品TFA含量较高的现象(如某些代可可脂巧克力的TFA含量高达10g/100g以上)对此类食品应加强监管。
3.科学界
本项目仅以北京、广州两个城市为开展大城市居民膳食消费的典型调查,建议进一步开展中小城市以及农村地区的典型膳食调查,在获得数据的基础上完善我国居民膳食TFA的风险评估,同时开展膳食饱和脂肪的风险评估工作;
目前关于TFA健康影响的科学研究主要以加工来源的反油酸(氢化油中的主要TFA)为主,但植物油精炼过程中所产生的TFA——亚油酸和反亚麻酸以及天然存在的TFA对健康的影响并不清楚。鉴于植物油在我国使用普遍,且食用量大,占大城市居民膳食TFA供能比的一半(供能比49.8%),迫切需要开展植物油精炼过程中所产生的TFA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4.消费者
在正确认识TFA与健康关系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认识营养标签,强化消费前阅读营养标签的行为;
尽量减少长期大量食用TFA含量较高的食品,以及因避免食用含TFA的食品,而大量食用动物脂肪(饱和脂肪)含量高的食品的行为。, 百拇医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鉴于TFA对健康的不良影响,各国或国际组织分别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制定其摄入量的上限。2003年,WHO以TFA增加血中LDL-C水平并降低HDL-C水平、增加冠心病风险为终点,将TFA供能比低于1%(即<1%)建议为人群TFA的摄入目标。2009年,WHO再次建议,人群每日平均摄入来源于部分氢化油脂的TFA供能比应小于膳食总能量的1%。德国、奥地利和瑞士膳食指南建议,TFA摄入量应小于总能量摄入的1%。基于降低饱和脂肪和TFA摄入可以降低冠心病风险,北欧营养指南建议,12个月以上人群膳食的SFA+TFA供能比不应超过10%。英国医用食品与营养政策委员会(COMA)1991年,人群TFA摄入量不应超过5g/d,或供能比不应超过2%。2007年,英国营养科学咨询委员会支持COMA的建议,TFA将供能比限定在2%以下。法国食品安全局(AFSSA)TFA的健康风险与效益分析报告中指出,在TFA供能比超过2%可导致心血管病风险显著升高,建议TFA摄入不宜超过此水平。荷兰健康委员会申明,TFA会增加冠心病风险,可能对必需脂肪酸代谢造成不良影响,因此TFA摄入量应该尽可能低。美国膳食指南也进行了同样的建议。
, http://www.100md.com
结论和建议
基于2002年食物消费量数据进行的评估表明,城市居民的TFA摄入水平高于农村居民,其中大城市最高。根据2011年北京、广州居民的食物消费量的评估结果,两城市居民总人群及各年龄组人群TFA供能比的平均值(总人群0.30%,各年龄组0.29%—0.34%)和高端百分位数值(P97.5)(总人群0.72%,各年龄组0.65%—0.80%)均未超过WHO的建议水平(<1%),表明北京、广州两城市居民膳食中TFA的健康风险很低。
基于我国大城市居民的TFA平均摄入水平高于其他类型地区居民的摄入水平,从本次主要针对大城市居民获得的评估结果推断,我国居民膳食中TFA的健康风险很低。需要说明的是,受消费量数据,食物聚类和情形假设的影响,本次评估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尽管目前我国一般居民通过膳食摄入的TFA水平不高,但是考虑到我国膳食的西方化趋势明显以及城市中消费TFA含量较高的食物的人群增加,有必要加强宣传和进一步降低加工食品的TFA含量,更好地保护我国消费者健康;同时,鉴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评估TFA时,会考虑饱和脂肪和总脂肪对健康的影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提出如下建议:
, 百拇医药
1.食品工业界
鉴于植物油对TFA摄入的贡献率接近50%,食品工业界应进一步研发、推广植物油精炼的新工艺,在保证各种脂肪酸比例适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植物油中TFA水平;
本次专项检测发现,威化饼干、夹心饼干、奶油蛋糕和奶油面包(表观可见奶油)、派等焙烤食品中的TFA含量较高(个别食品的TFA含量超过3.0g/100g)糕点、饼干和面包3者TFA摄入的贡献率之和约为9%,因此建议食品工业界进一步减少TFA含量较高的氢化油脂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
除执行我国相关标识规定之外,鼓励食品企业对含TFA食品进行TFA含量自愿标示。
2.风险部门
尽管目前我国居民的膳食TFA摄入水平低于欧美等国,但仍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风险交流和知识普及,让消费者正确认识TFA的健康风险,避免过多摄ATFA含量高的食品;同时,从风险和受益两个角度,让公众正确认识液态乳和发酵乳的营养价值远大于其中微量天然TFA可能导致的健康风险;
, 百拇医药
自2007年以来,部分加工食品中的TFA含量明显下降,这是好现象。今后需要再接再厉,除实施相关标识管理规定之外,建议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积极探索降低甚至消除加工食品中TFA含量的有效措施;
某些类别的食品,存在少数样品TFA含量较高的现象(如某些代可可脂巧克力的TFA含量高达10g/100g以上)对此类食品应加强监管。
3.科学界
本项目仅以北京、广州两个城市为开展大城市居民膳食消费的典型调查,建议进一步开展中小城市以及农村地区的典型膳食调查,在获得数据的基础上完善我国居民膳食TFA的风险评估,同时开展膳食饱和脂肪的风险评估工作;
目前关于TFA健康影响的科学研究主要以加工来源的反油酸(氢化油中的主要TFA)为主,但植物油精炼过程中所产生的TFA——亚油酸和反亚麻酸以及天然存在的TFA对健康的影响并不清楚。鉴于植物油在我国使用普遍,且食用量大,占大城市居民膳食TFA供能比的一半(供能比49.8%),迫切需要开展植物油精炼过程中所产生的TFA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4.消费者
在正确认识TFA与健康关系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认识营养标签,强化消费前阅读营养标签的行为;
尽量减少长期大量食用TFA含量较高的食品,以及因避免食用含TFA的食品,而大量食用动物脂肪(饱和脂肪)含量高的食品的行为。, 百拇医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