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1)
摘 要:本文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角度出发,在优化“食品安全检验技术”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完善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提高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验技术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介绍了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检测技术,要求学生能根据检验内容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并根据检测结果对食品安全性进行评价。该课程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组成,其中实验教学是对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实践、验证和补充,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1]。因此,如何提高“食品安全检验技术”实验教学质量成为保证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问题。然而,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由于实验课课时少、教学内容单一等原因,导致学生往往仅按照实验操作手册完成验证性实验项目,缺少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的教学经历,尝试对其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主要内容包括:增加“食品安全检验”德育教育、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完善考核机制等。
, http://www.100md.com
1 增加“食品安全检验”德育教育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食品质量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职业道德缺失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同时也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本科生是食品行业最真实的践行者,对他们的德育教育效果将影响整个行业的未来,也决定着我国食品安全的希望。所以笔者认为,应加强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除了思政课老师的教导外,专业课老师更应该在课堂上积极灌输相关知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未来可能是全国各级食品卫生监督部门的执法者,也可能是食品企业生产和管理的一线工作人员。如果他们都能保持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严格的职业操守,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出发,爱这个行业,敬这个行业,那么有理由相信,将来某一天人们可以对食品放心,对社会放心。因此,包括“食品安全检验技术”在内的食品专业课老师必须要在课堂上积极灌输“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思想。以课程“虾中氯霉素酶联免疫法检测”为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讲解对虾中氯霉素的来源、对人体的危害、各国法规、限量标准、不同检测方法,以及作为生产方或产品检验方如何避免氯霉素超标等内容,同时还应在课程中穿插介绍2001年导致中国水产品出口受挫的“氯霉素”风波[2],告诫同学们一定要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牢记在心。广东省湛江市是全国的主要对虾养殖地和贸易地,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的同学在大学阶段都会到湛江市的对虾养殖加工企业参观实习,当同学们了解到“氯霉素事件”爆发时从养虾场到捕虾船,从剥虾女工到经营老板等被调查人员中几乎无一人知道“氯霉素的危害”时都倍受震惊,同学们从心底感受到自己作为“食品安全检验”所承担的责任,从而对食品行业更加敬重。
, 百拇医药
2.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实验”是“食品安全检验技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课程,其对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开设的食品检验实验内容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内容局限在既定的教材框架中进行,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均遵照《实验指导书》的规定,这导致学生在实验训练中缺乏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科学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安全检验技术”课程面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同学于大三第二学期开设,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食品分析”和“仪器分析”等相关内容。“食品安全检验技术”是对前期“分析检验”课程的综合实践,并为大三暑假开始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综合实习”及“毕业实习”作铺垫。本课题组从教学内容的覆盖性和实用性、学生的主动性和“互联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2.1 教学内容的覆盖性和实用性
, 百拇医药
课题组通过到食品相关企事业单位调研,结合当前社会民众关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围绕食品安全检测的热点项目,根据主流的检测技术和手段,结合最新的相关标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满足食品检验相关企事业单位对食品分析操作技能的需求。实验内容的设定既要保证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得到训练,又要联系地方特色食品的检测项目,服务地方食品行业发展,培养专业检测技术人才,因而内容上适当增加了实验的深度和广度。本课程开设的实验包括:“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快速检测方法”“虾中氯霉素酶联免疫法”“鱼体组胺检测”“饮料中合成色素的检测”“饮料中糖精钠、山梨酸、苯甲酸高效液相检测法”“花生油脂肪酸组成气相色谱检测”及“贝肉中铁含量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在内容设置上包含了食品分析的主要前处理方法:粉碎法、有机破坏法、溶剂提取法、色谱分离法、化学浓缩法和浓缩法等,在检测方法中包含了快速检测法、酶联免疫法、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等主要检测方法。实验内容中适当降低了验证性实验数量的比例,增加了综合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将相关实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并体现地方特色,如“虾中氯霉素酶联免疫法”“鱼体组胺检测”和“贝肉中铁含量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实验设计将食品分析中的验证性检测项目与食品企事业单位的检测项目紧密联系起来,以当地特色水产品南美白对虾和牡蛎为原料,参照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分析检测样品中的危害成分及营养成分含量,帮助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际检测项目相结合,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教学內容体现了地方海洋食品的特色,真正体现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 百拇医药
2.2 学生的主动性
传统实验教学要求学生按照指导书的操作流程,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开展实验,学生没有自主选择性也无法培养创新性。以“饮料中合成色素的检测”实验为例,以前的实验教学中由老师提供一种只含有一种合成色素的饮料样品,让学生按照实验流程进行检测。而在新的教学中,老师会要求学生自备含有合成色素的食品样品(如水果硬糖、饮料、果冻等不同类型的食品),且样品需含有两种甚至多种合成色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样品设计不同的样品前处理、色素提取分离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案。此外,教师还鼓励学生学习“ImageJ”图像处理软件和“基于朗伯-比耳定律的多组分吸光度分析法”对薄层色谱分离的合成色素进行定量分析。相对于以往的实验教学,本次实践极大提高了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百拇医药(高加龙 林华娟 刘寿春 聂芳红)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验技术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介绍了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检测技术,要求学生能根据检验内容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并根据检测结果对食品安全性进行评价。该课程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组成,其中实验教学是对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实践、验证和补充,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1]。因此,如何提高“食品安全检验技术”实验教学质量成为保证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问题。然而,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由于实验课课时少、教学内容单一等原因,导致学生往往仅按照实验操作手册完成验证性实验项目,缺少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的教学经历,尝试对其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主要内容包括:增加“食品安全检验”德育教育、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完善考核机制等。
, http://www.100md.com
1 增加“食品安全检验”德育教育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食品质量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职业道德缺失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同时也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本科生是食品行业最真实的践行者,对他们的德育教育效果将影响整个行业的未来,也决定着我国食品安全的希望。所以笔者认为,应加强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除了思政课老师的教导外,专业课老师更应该在课堂上积极灌输相关知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未来可能是全国各级食品卫生监督部门的执法者,也可能是食品企业生产和管理的一线工作人员。如果他们都能保持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严格的职业操守,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出发,爱这个行业,敬这个行业,那么有理由相信,将来某一天人们可以对食品放心,对社会放心。因此,包括“食品安全检验技术”在内的食品专业课老师必须要在课堂上积极灌输“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思想。以课程“虾中氯霉素酶联免疫法检测”为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讲解对虾中氯霉素的来源、对人体的危害、各国法规、限量标准、不同检测方法,以及作为生产方或产品检验方如何避免氯霉素超标等内容,同时还应在课程中穿插介绍2001年导致中国水产品出口受挫的“氯霉素”风波[2],告诫同学们一定要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牢记在心。广东省湛江市是全国的主要对虾养殖地和贸易地,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的同学在大学阶段都会到湛江市的对虾养殖加工企业参观实习,当同学们了解到“氯霉素事件”爆发时从养虾场到捕虾船,从剥虾女工到经营老板等被调查人员中几乎无一人知道“氯霉素的危害”时都倍受震惊,同学们从心底感受到自己作为“食品安全检验”所承担的责任,从而对食品行业更加敬重。
, 百拇医药
2.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实验”是“食品安全检验技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课程,其对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开设的食品检验实验内容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内容局限在既定的教材框架中进行,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均遵照《实验指导书》的规定,这导致学生在实验训练中缺乏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科学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安全检验技术”课程面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同学于大三第二学期开设,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食品分析”和“仪器分析”等相关内容。“食品安全检验技术”是对前期“分析检验”课程的综合实践,并为大三暑假开始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综合实习”及“毕业实习”作铺垫。本课题组从教学内容的覆盖性和实用性、学生的主动性和“互联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2.1 教学内容的覆盖性和实用性
, 百拇医药
课题组通过到食品相关企事业单位调研,结合当前社会民众关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围绕食品安全检测的热点项目,根据主流的检测技术和手段,结合最新的相关标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满足食品检验相关企事业单位对食品分析操作技能的需求。实验内容的设定既要保证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得到训练,又要联系地方特色食品的检测项目,服务地方食品行业发展,培养专业检测技术人才,因而内容上适当增加了实验的深度和广度。本课程开设的实验包括:“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快速检测方法”“虾中氯霉素酶联免疫法”“鱼体组胺检测”“饮料中合成色素的检测”“饮料中糖精钠、山梨酸、苯甲酸高效液相检测法”“花生油脂肪酸组成气相色谱检测”及“贝肉中铁含量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在内容设置上包含了食品分析的主要前处理方法:粉碎法、有机破坏法、溶剂提取法、色谱分离法、化学浓缩法和浓缩法等,在检测方法中包含了快速检测法、酶联免疫法、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等主要检测方法。实验内容中适当降低了验证性实验数量的比例,增加了综合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将相关实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并体现地方特色,如“虾中氯霉素酶联免疫法”“鱼体组胺检测”和“贝肉中铁含量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实验设计将食品分析中的验证性检测项目与食品企事业单位的检测项目紧密联系起来,以当地特色水产品南美白对虾和牡蛎为原料,参照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分析检测样品中的危害成分及营养成分含量,帮助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际检测项目相结合,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教学內容体现了地方海洋食品的特色,真正体现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 百拇医药
2.2 学生的主动性
传统实验教学要求学生按照指导书的操作流程,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开展实验,学生没有自主选择性也无法培养创新性。以“饮料中合成色素的检测”实验为例,以前的实验教学中由老师提供一种只含有一种合成色素的饮料样品,让学生按照实验流程进行检测。而在新的教学中,老师会要求学生自备含有合成色素的食品样品(如水果硬糖、饮料、果冻等不同类型的食品),且样品需含有两种甚至多种合成色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样品设计不同的样品前处理、色素提取分离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案。此外,教师还鼓励学生学习“ImageJ”图像处理软件和“基于朗伯-比耳定律的多组分吸光度分析法”对薄层色谱分离的合成色素进行定量分析。相对于以往的实验教学,本次实践极大提高了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百拇医药(高加龙 林华娟 刘寿春 聂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