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爱你.健康读本》 > 20168
编号:13624544
在寺庙吃饭
http://www.100md.com 2016年8月1日 《爱你·健康读本》 20168
     我曾在一些寺庙吃过饭,各处的风格不太一样。

    藏地寺庙生活清苦,一般只有糌粑,我吃不太习惯。有一次,我随老师去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一则这是大寺,二则老师在寺里有熟人,除普通的糌粑、奶茶之外,还特供了一碗人参果,据说通常是过年才有得吃的宝贝。

    这和汉地那种核桃大小的人参果并非一个品种,是藏地野生人参果,黑褐色,一两厘米长条状。煮熟了用木碗盛上,拌上酥油和蜂蜜,再加白糖,油直往外冒。藏地人好像喜吃甜,但在汉人看来,这也太齁了吧?在主人无比热情的劝说下和无比热烈的期待眼神中,我吃了一大勺,结果齁得连喝一茶缸子浓浓的砖茶,才算把那股腻劲儿打消些许。食堂的喇嘛看着我狼狈的样子,做了个孩童般的鬼脸,一脸灿烂的笑容。

    有一年和几十个朋友同去阿坝的大藏寺,住了一星期,也吃了一星期。饭菜是川味,有回锅牛肉、各种菌子,还有“国际菜”西红柿炒鸡蛋,我吃得很习惯。不过,这里地处偏僻,负责做饭的是附近的农民,洗菜、炒菜都走粗犷路线,米饭里有小石子,菜里有没化开的盐疙瘩,都属常见。

    汉地寺庙的饭菜要可口得多。食堂长年都有固定的义工负责做饭,大多是退休的中老年女性,心细,操持家务多年,加上对寺庙的一片虔诚之心,做得用心,自然色、香、味俱佳。

    我曾在苏州某寺庙开过几天会,每天早上稀饭配四样小菜,中、晚两顿大餐,四凉六热,外加蘑菇或者青菜汤,米饭、馒头兼备。味道非常好,我每顿吃完,所有盘子空空如也,连滴菜汤都不剩。一起吃饭的出家人看着我频频点头。他们心善,不会把我这举止往馋里理解,我猜他们理解成了我爱惜粮食,一粒米都不忍浪费。

    不过说实话,如我这样平时不吃全素者,在庙里一日三餐吃下来,一两天没问题,时间稍久,定会觉得肚里没油水,饿得特别快。住在庙里,一般晚上七八点就关大门,不好意思惊动门房,只能在屋里听着肚子一通叽里咕噜乱叫,饿到百爪挠心。这会儿要有块点心吃,该多美。

    南普陀就有。厦门佛教气息深厚,街上素食饭馆特别多,不过我吃了几家,虽说各有特色,但往往失之于过分精美、讲究,反而不如在南普陀的几顿饭吃得朴素、随意、舒适。饭后在食堂小卖部买几盒素饼带回屋,夜里饿的时候,那些香芋馅、绿茶馅、绿豆馅的可口素饼,简直就是光,是电,是唯一的神话。

    (摘自《坐久落花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http://www.100md.com(杨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