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的“60后”
我有个在民企担任人力资源部经理的朋友,他最近找到了新工作,准备离职了。他说与老板三观不合,觉得待在这家企业精神抑郁。
他的薪水待遇其实不错,企业前景也尚可,与老板还是校友,之所以与老板“交恶”,是因为一场招聘。去年企业上了一条生产线,急需一批操作和管理人员。从去年夏天开始,他说总共组织了11次招聘,省、市招聘会场场不落,但招到的人离职率很高,大都上岗才几个月就离开了,这条生产线运行一直不正常。这个从工人做起的“60后”老板很着急,一着急又引爆他的坏脾气,稍有不如意就会大声呵斥。
十幾年前或是更早的时候,大学生就业时先到基层是非常正常的。20世纪90年代初,我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国有企业,在车间工作了一年有余。有个人是清华大学毕业的,他也在车间跟着工人一起劳动。那个年代从来没有人觉得大学生在基层有什么不妥,大家都认同这样的组织体制、制度规定,从来没有人觉得这样的游戏规则有什么问题。直到去年我帮“90后”的外甥找工作,他竟然接受不了六个月的实习期,这让我顿感就业观的巨大更迭。
去年有一项数据,在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有60%以上的人都想去创业,20%的人喜欢去新兴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想进大企业的只有18%。有专家认为这是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一种信号。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不得而知,但年轻一代全新的就业观,我们这些正处于企业单位中高级管理层的“70后”“60后”不得不面对。
而现在这个时代不一样了,信息多元,价值多元,人们的选择太多,做一名优秀的高管,首先必须是一名布道者,向大家传播主流的价值观;其次要善于讲故事,给每个人以梦想,让每个人觉得现在的工作岗位就是一个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平台;最后一定要学会不能太像“领导”,而是要像一名合伙人,尊重每个人以及他们的专业。
这对我们这些“60后”来说,真的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但如果不这样做,后果非常严重。(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18年第20期), 百拇医药(流沙)
他的薪水待遇其实不错,企业前景也尚可,与老板还是校友,之所以与老板“交恶”,是因为一场招聘。去年企业上了一条生产线,急需一批操作和管理人员。从去年夏天开始,他说总共组织了11次招聘,省、市招聘会场场不落,但招到的人离职率很高,大都上岗才几个月就离开了,这条生产线运行一直不正常。这个从工人做起的“60后”老板很着急,一着急又引爆他的坏脾气,稍有不如意就会大声呵斥。
十幾年前或是更早的时候,大学生就业时先到基层是非常正常的。20世纪90年代初,我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国有企业,在车间工作了一年有余。有个人是清华大学毕业的,他也在车间跟着工人一起劳动。那个年代从来没有人觉得大学生在基层有什么不妥,大家都认同这样的组织体制、制度规定,从来没有人觉得这样的游戏规则有什么问题。直到去年我帮“90后”的外甥找工作,他竟然接受不了六个月的实习期,这让我顿感就业观的巨大更迭。
去年有一项数据,在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有60%以上的人都想去创业,20%的人喜欢去新兴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想进大企业的只有18%。有专家认为这是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一种信号。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不得而知,但年轻一代全新的就业观,我们这些正处于企业单位中高级管理层的“70后”“60后”不得不面对。
而现在这个时代不一样了,信息多元,价值多元,人们的选择太多,做一名优秀的高管,首先必须是一名布道者,向大家传播主流的价值观;其次要善于讲故事,给每个人以梦想,让每个人觉得现在的工作岗位就是一个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平台;最后一定要学会不能太像“领导”,而是要像一名合伙人,尊重每个人以及他们的专业。
这对我们这些“60后”来说,真的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但如果不这样做,后果非常严重。(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18年第20期), 百拇医药(流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