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还是反弹
开店的朋友对一些买东西态度很差或杀价很厉害的客人很不屑,而我们这些消费大众常因一些态度很坏的店家生闷气,大叹招谁惹谁,花钱还来这儿买气受。
有一次,我跟一个开服装店的朋友到批发商集中地去挑货。我想问店员多拿几套可否便宜点。店员一开始就很不耐烦,当我动手挑衣服时,她警告我别动手挑拣,免得弄乱了她的排法。
“拿两套可不可以便宜一点?”朋友轻声问。店员板起脸:“不可能,我的生意会做不下去,你再讲也没用,这已经够便宜了……”
朋友揪住我马上退了出来,非常生气地说:“老实说,她若不给我折扣,我也会要;她对我摆这副嘴脸,我还跟她买,就不是人!”说的也是,批发区商店有数百家,又不是只能向那家进货。
有个朋友是个中型企業老板。他说近来他看到的社会新鲜人,“低能力高自尊”的越来越多,指正他几句,就以为在骂他,嘟起嘴来就算了,还会理直气壮地解释自己“为什么没做对”,只想把错误弹开,往往越描越黑,还口若悬河。
生活中也是如此,很多人会把所有的话想成是针对自己而来的矛头,把别人的意见都当作恶意攻击,非得像弹回力球一样让那人尝尝后坐力不可。比如,先生稍微点醒太太一下:“这菜太咸了。”太太马上把它想成婚姻中不可承受之重,痛击回去:“不满意?那你来煮啊!你知不知道我有多累……”有人则采取消极反弹,就是以无声的泪水反弹,这也是情绪暴力之一。
动不动就反弹的人发散出一种“别想和我和平共存”的磁场。太会反弹的人常使人动辄得咎,打从心底怕了他。而完全没反应的人自以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事实上也在用冷漠伤人。不把所有的话都幻想成冲着自己来的,人际关系的压力就会少得多。
是的,我们感到的压力未必是真的压力,搞不好只是误会一场,何必急于反弹?我们可以先用大脑想想,自己是不是可以有所改进。
(摘自作者新浪博客 ), http://www.100md.com(吴淡如)
有一次,我跟一个开服装店的朋友到批发商集中地去挑货。我想问店员多拿几套可否便宜点。店员一开始就很不耐烦,当我动手挑衣服时,她警告我别动手挑拣,免得弄乱了她的排法。
“拿两套可不可以便宜一点?”朋友轻声问。店员板起脸:“不可能,我的生意会做不下去,你再讲也没用,这已经够便宜了……”
朋友揪住我马上退了出来,非常生气地说:“老实说,她若不给我折扣,我也会要;她对我摆这副嘴脸,我还跟她买,就不是人!”说的也是,批发区商店有数百家,又不是只能向那家进货。
有个朋友是个中型企業老板。他说近来他看到的社会新鲜人,“低能力高自尊”的越来越多,指正他几句,就以为在骂他,嘟起嘴来就算了,还会理直气壮地解释自己“为什么没做对”,只想把错误弹开,往往越描越黑,还口若悬河。
生活中也是如此,很多人会把所有的话想成是针对自己而来的矛头,把别人的意见都当作恶意攻击,非得像弹回力球一样让那人尝尝后坐力不可。比如,先生稍微点醒太太一下:“这菜太咸了。”太太马上把它想成婚姻中不可承受之重,痛击回去:“不满意?那你来煮啊!你知不知道我有多累……”有人则采取消极反弹,就是以无声的泪水反弹,这也是情绪暴力之一。
动不动就反弹的人发散出一种“别想和我和平共存”的磁场。太会反弹的人常使人动辄得咎,打从心底怕了他。而完全没反应的人自以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事实上也在用冷漠伤人。不把所有的话都幻想成冲着自己来的,人际关系的压力就会少得多。
是的,我们感到的压力未必是真的压力,搞不好只是误会一场,何必急于反弹?我们可以先用大脑想想,自己是不是可以有所改进。
(摘自作者新浪博客 ), http://www.100md.com(吴淡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