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 20189
编号:13574323
国医大师熊继柏谈成长之路(3)

     3 刻苦实践

    在进一步加强学习之后,我在临床上愈发得心应手。1964年夏天,石门县乙脑流行,病死者无数,一次接诊一位乙脑病人,高热昏迷、抽搐不止、危在旦夕,经我辨治处方后竟获痊愈。藉此病例,我在当地医名大振,远近乡镇受乙脑侵害的危重患者接踵而至,我以温病学理论为指导在临床上屡获奇效,声名远播至周边县域,自此开始每日接诊病患百人左右,数十年来,这一情形竟持续至今。

    在农村行医的22年,我的足迹踏遍石门县、慈利县、澧县数百个乡村,跋山涉水、日以继夜、拯危救难。见过太多的疑难杂病,治过许多的危急重症,至今回忆起来其中很多病案之难、险、奇、急都有着特别的启示意义和研究价值。

    如1967年春季(3~4月间)诊治流脑案:病人周某,男,17岁,在当地医院被确诊为“流脑”。患者突发高热、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抽搐,几天后昏迷,身发红斑、像开水烫的红疱,口中频频发出乌鸦一样的“呵、呵”叫声。医院下了“病危”通知,请家属将病人抬回家。刚走出院门,遇当地村民,建议到我处诊治。诊见患者高热(41 ℃)、昏迷、手足抽搐不止、角弓反张、双目上翻、口张不合,遍身有多处斑疹,舌黑而干燥,脉数而疾,便处以清瘟败毒饮,用的大剂量,以两张报纸包药。因其距家太远,让家属把病人留在医院内,立即煎药服用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81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