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 20195
编号:13551901
基于经筋理论辨治运动障碍疾病(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5
     1 经筋理论与运动协调功能

    锥体外系分为皮质-纹状体-黑质系统和皮质-小脑系统,包括大脑皮质、基底核(尾状核、壳核、苍白球等)和脑脚核(红核、黑质、丘脑底核等),以及小脑和脑干网状结构、下橄榄核、前庭神经核等,及其纤维联系。皮质-纹状体-黑质系统是稳定增益系统,与控制肌肉紧张度与防止出现不自主运动有关,皮质-小脑系统是控制增益系统,与运动的自由度及协调、校正、补偿有关,二者在功能上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5]。在皮质-皮质环路中有直接通路(纹状体-内侧苍白球/黑质网状部)和间接通路(纹状体-外侧苍白球-丘脑底核-内侧苍白球/黑质网状部),环路是基底核实现运动调节功能的解剖学基础,皮质-皮质环路、黑质-纹状体环路(黑质与尾状核、壳核的往返联系纤维)、纹状体-苍白球环路(尾状核、壳核-外侧苍白球-丘脑底核-内侧苍白球)诸神经通路的活动平衡,以及本体觉、内耳前庭平衡觉、视觉等感觉系统的控制,才能维持正常肌张力及姿势、运动协调功能。基底核递质生化异常和环路活动紊乱是产生各种运动障碍症状的主要病理基础。

    筋为五体之一,或直接指肌、肉、膜、腱以及气筋,或与肌、肉、脉、骨、髓相分别而关连。筋为肉之力,腱为筋之本,五体相互协调又互相制约。《类经·经筋》说:“筋有刚柔,刚者所以束骨,柔者所以相维。”诸筋皆循一定部位排列和起止行走,此即所谓筋位。《太素·经筋》说“筋为阴阳气之所资”,又将筋分为大筋、小筋、膜筋等组织结构,以及大筋分为维筋、缓筋,或宗筋、膂筋、背筋、腹筋、舌本、目上纲等,诸筋构成筋部;可能相当于肌肉、肌腱、韧带、筋膜、神经等。五体与五脏相连,肝合筋。《灵枢·九针论》曰:“肝主筋。”《素问·痿论》谓:“肝主身之筋膜。”《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热类有谓:“在筋部,属肝木。”《类经·十二经筋结支别》说:“一身之筋,又皆肝之所生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04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