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转移癌痛的中西医治疗进展(2)
1.1.2 神经性与炎性成分的参与 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炎症反应,在骨癌痛的发生、发展中十分重要,肿瘤破坏支配骨和骨膜的感觉神经和感觉神经末梢,引起痛觉的增加,另外肿瘤细胞释放一系列的炎症因子,如前列腺素、内皮素、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缓激肽、肿瘤坏死因子-α等,激活支配骨组织的伤害性感受器,均可以导致骨转移癌痛的产生[9]。中枢敏化(即脊髓发生神经化学变化和细胞重塑)则是骨转移癌痛持续疼痛的重要原因,当癌痛产生的时候,骨质的破坏引起初级传入神经元敏化,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骨转移癌痛状态[10]。有研究表明P2X(一种三磷酸腺苷的门控离子通道)受体介导的嘌呤信号在癌症发生、肿瘤生长及其诱发痛觉敏化,最终介导骨癌痛产生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1]。1.2 中医病因病机
骨转移癌痛属于中医学“骨瘤”“骨蚀”“骨痹”“骨疽”等范畴[12]。肾主骨生髓,骨髓滋养濡润骨骼,若肾气充沛,肾精旺盛,骨髓生化有源,则骨有所养。中医理论对骨转移癌痛的基本认识为虚实两方面,病人久病及肾,肾虚不能养髓生骨,不荣则痛;久病入络,经络传变,脉络瘀阻,癌毒留滞,痰、瘀、毒互结,不通则痛。中医学认为心理情志也是骨转移癌痛的重要发生因素,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这种情志变化与疼痛的发生密切相关,在癌痛中表现尤为突出。现代研究根据癌痛多因素概念提出,患者对痛的认识,对“死”的恐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