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 202008
编号:13821902
从幽门螺杆菌感染视角新解“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1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8
     我国属Hp高发地区,平均感染率高达40%~80%[4],其中一部分感染者在脾胃虚弱的情况下感染Hp,是“正虚”后“邪凑”;一部分感染者在感染Hp后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未经重视及治疗,迁延不愈,由实转虚,是“邪凑”后“正虚”;仍有部分感染者平素体健,并无脾胃虚弱的表现,也没有消化不良症状,仅在常规体检时发现Hp感染,其临床表现的差异主要取决于正邪交争的强弱。

    2 从Hp感染的病机分析“邪凑”和“正虚”的关系

    Hp的致病力主要取决于细菌(邪气)和宿主(正气)两个因素,宿主细胞的免疫防御机制可以清除Hp,Hp也能够抑制免疫应答来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清除。Hp的致病过程主要经历细菌稳定定植于胃黏膜上皮、逃逸宿主免疫系统和释放多种毒素损伤胃黏膜三个重要阶段[5]。Hp从“邪凑”到“正虚”是一个多阶段、持续进展的过程。Hp感染(邪凑)通常由儿童期开始获得,最初表现为浅表性炎症,经过数年发展,胃炎逐渐进展、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发生萎缩和肠化生,导致胃酸减少、胃部局部微生态被破坏,加上慢性炎性持续刺激促进了异性增生和胃癌的发生。胃黏膜萎缩肠化后导致部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吸收减少、营养代谢发生障碍,“正虚”的表现逐渐显现。这就是Hp感染后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的疾病进展过程,也是“邪凑”到“正虚”的过程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4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