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11
编号:13773665
预防接种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5日 《中外医疗》 20111
     【摘要】预防接种是计划免疫工作中的具体实施过程,是以预防疾病发生和流行为目的的医疗干预行为[1],预防接种存在各种危险因素,疫苗的储存、预防接种前后不规范的操作等都可能影响接种效果或引起副反应。现就预防接种各种危险因素及处理对策报告如下,为科学、安全、有效进行接种、预防疾病提供裨益。

    【关键词】 预防接种 危险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8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1(a)-0129-02

    1预防接种危险因素

    1.1疫苗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危险因素

    1.1.1疫苗自身因素疫苗生物学特征、制造工艺、疫苗中的附加剂、疫苗污染外源性因子,这些因素可不同程度引起接种反应[2]。

    1.1.2疫苗的运输运输疫苗过程中未按要求使用冷藏设备。

    1.1.3冰箱的管理情况未按要求监测冰箱温度,不能及时了解冰箱是否在正常运作,疫苗能否在规定的温度内保存,冰箱中混杂私人物品。

    1.1.4对使用中的疫苗管理不当未用完的疫苗存放超过规定的时间,效价下降,暴露在空气中也容易被细菌污染,会产生无效接种或引起接种后反应。

    1.2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危险因素

    1.2.1接种现场及接种时间选择不正确如果接种场所窄小拥挤,空气不流通,容易造成受种者的心因性反应。如果疫苗被阳光直射,或在阳光直射下进行接种,这样会使阳光中的紫外线杀灭活疫苗,导致无效接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