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11
编号:13773603
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功能结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5日 卢现英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妊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母体解剖、生理和代谢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生理性改变,以适应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母体凝血功能表现为一种高凝状态。正常妊娠时,这些改变一直都保持动态的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则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及出血性疾病的风险将明显增加。深入探讨妊娠晚期特殊生理条件下凝血功能发生的变化以及其对分娩前后发生凝血功能改变的影响,有助于病理妊娠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采用日本Sysmex-CA-1500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208例妊娠晚期孕妇(测定组)及104名健康非妊娠育龄妇女(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b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PT、INR、APTT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Fbg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2组TT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妊娠晚期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妊娠晚期常规凝血试验的检查及监测对积极预防和诊断分娩前后DIC的发生和产后异常出血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妊娠 晚期 凝血功能

    【中图分类号】 R71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1(a)-0060-02

    妊娠妇女在整个妊娠过程中体内的血液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妊娠晚期的变化更为明显。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这4项凝血指标是判断出血性疾病的主要诊断指标。因此及时对临产孕妇血浆PT、Fbg、APTT、TT进行测定,动态监测其功能变化,预防和早期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异常出血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我院对104名健康非妊娠育龄妇女和208例妊娠晚期妇女进行PT、Fbg、APTT、TT检测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