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肿瘤微血管密度与病理学研究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分析肝肿瘤微血管密度与病理学的关系,探讨其对预后、肿瘤血管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2年内转移复发的肝肿瘤患者与48例2年内无转移复发的肝肿瘤患者进行对比性分析,2组均采用超声诊断、HE染色、VEGF及CD34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根据CD34染色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测定微血管密度,并对微血管密度与临床病理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转移复发组和未转移复发组微血管密度、VEGF表达、肿瘤大小、肿瘤分期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VEGF表达、肿瘤大小、肿瘤分期、微血管密度等均是影响肝肿瘤预后的因素。
【关键词】 肝肿瘤微血管密度病理预后
【中图分类号】 R73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2(c)-0039-02
临床资料显示,肝肿瘤的生长、转移、复发依赖于肿瘤血管的形成,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是反映病变的重要参数,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1]。在肿瘤细胞中,会产生多种血管生成因子,其中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最为强烈的血管生成因子,有文献指出,肝肿瘤VEGF的表达与MVD密切相关,而且有预后价值[2]。本文主要通过利用肝肿瘤标本,结合超声诊断资料进行肿瘤血管和VEGF的免疫组化染色,分析MVD与病理及VEGF关系。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2年内转移复发的肝肿瘤患者(A组)与48例2年内无转移复发的肝肿瘤患者(B组)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患者均被证实为肝肿瘤。A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22~71岁,;B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24~70岁。2组年龄、性别、肝癌大小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免疫组化染色肿瘤血管免疫组化染色:将每例病例标本切2片厚度为5μm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和CD34染色,用ABC法染色,具体操作按说明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