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甲亢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临床诊治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抗甲亢药物所致肝损害临床诊治。方法回顾2006年1月至2010年2月门诊或住院抗甲状腺药物致肝功能损害病例89例,进行总结。结果重度抗甲亢药物致肝损害19例,停止使用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改用其他药物且从小剂量开始,19例其中6例在4周内肝功能基本下降并恢复正常,10例在8周内肝功能基本下降并恢复正常,3例应进行性肝功能衰竭死亡。轻度抗甲亢药物致肝损害70例,减少抗甲亢药物药物应用剂量并应用保肝等治疗均于4周内肝功能基本下降并恢复正常。结论甲亢患者在应用抗甲亢药物时应定期复查肝功能。药物性肝损多发生于治疗前3个月之内,在这段时间应3~4周复查肝功能,在甲亢治疗过程中出现厌食、恶心或黄疸等消化道症状时,尤其应引起注意,使得抗甲亢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能够早期发现,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促进肝功能恢复。
【关键词】 抗甲亢药物肝损害诊治分析
【中图分类号】 R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2(c)-0124-0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病,使用抗甲状腺药物(ATD)是常用治疗甲亢主要方法。抗甲状腺药物(ATD)可引起肝功能损害、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药疹等副作用[1]。引起肝功能损害临床较为多见,一般肝损害较轻,但部分病例表现为重度肝损害可引起严重的后果,可导致死亡者。由抗甲状腺药物引起肝损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对89例抗甲状腺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进行总结汇报如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