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治疗(1)
【摘要】精神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治疗是实现精神病患者健康回归社会的必须的治疗手段,是现代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核心。精神病康复期患者的心理干预治疗主要从认知模式再塑、情绪调整训练、社会交往生存技能训练、家庭心理干预治疗等多个角度进行具体实施。
【关键词】精神病康复期 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心理干预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1)04(a)0000-00
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第一,虽然治愈率较高,但其在康复过程中的复发率也高,精神病康复期的有效治疗是精神疾病治疗中的重要的环节。
精神病的发病原因很多,主要集中在精神、遗传、躯体等致病因素导致的大脑机能发生紊乱,其共同的临床特点都为心理异常。有精神病史的患者大都心理素质较差,心理弹性低甚至认知偏执,心理干预治疗贯穿了整个精神疾病的治疗过程。
精神病康复期的患者更需要心理干预治疗的介入。精神病康复期患者精神症状基本消除,各种认知能力开始恢复正常,这时,他们逐渐以社会人的角色重新审视自己的现状,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开始困扰着他们,各种心理反应不断出现,内心世界矛盾重重,如果治疗不当或忽视治疗,将会导致病人的精神病复发,一旦复发,不仅前功尽弃,而且加大了治疗难度。因此,在精神病康复期的治疗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恢复,以药物维持的生理治疗应转变为以心理干预治疗为核心的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成为精神病康复期的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1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心理干预治疗
1.1 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兴起
在精神病领域,自克雷佩林首先创造了精神病学分类描述体系后⑴,生物医学模式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治疗模式贯穿精神病的发病期和康复期的治疗,精神病科医生普遍迷信药物、电休克、大脑外科手术等生物性治疗,表面上看,是对症下药,但实际上,却未考虑真正的病因,在患者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不被重视,甚至被完全忽视。直到1977年,美国精神病学家恩格尔提出了新的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之后,生物、心理和社会才首次被整合起来。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注重整体健康观和个体的社会属性,强调将生理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功能康复治疗结合起来,促使医生从多个层面来认识和研究生物、文化、心理、社会等的相互关系和表现,它最大限度的考虑了人的社会性特质,还原了人的全部属性。这种治疗理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了精神病学界的广泛反响,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收效⑵。
1.2 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心理干预治疗
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心理干预治疗,这种核心地位在精神病康复的表现尤为明显。
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治疗宗旨是实现精神病患者的健康人状态,修复并最终使精神病患者具有正常人的心理特质和社会功能,表现出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良好状态。无论从生理功能的恢复,还是心理健康的再塑,还有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这些都必须以心理干预治疗贯穿始终,都时刻体现心理干预治疗的技术和方法,心理能力也最终成为评价精神病康复的关键指标。可见,在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心理干预治疗起着连续性、核心性、应用性的作用。
心理干预治疗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以良好合适的医患关系为基础,应用语言和非语言交往的心理学技术,解除病人各种心理痛苦或行为障碍,以增强病人适应环境的心理整合能力,从而达到恢复心身健康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过程。
精神病康复期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已经拥有了正常人的心理感受和体验,表现出了社会人的特质,但同时,其精神病病史和治疗过程中种种令其不堪的回忆都成为他们在回归社会时沉重的负担,其强烈的病耻感和由此带来的自尊心降低和不良的情绪体验成为精神病康复期常见的心理状态,其外在和内在的心理压力会随时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寻求治疗的行为和社会适应功能,此时开展的心理干预治疗是最有意义和成效的。
2.精神病康复期心理干预治疗的临床准备
2.1 诊断精神病患者是否处于康复期
针对精神病康复期的患者开展的有计划的心理干预治疗有明显的常规心理干预治疗特点,它要求心理干预治疗的对象具备精神病康复期的身心状态,只有在确诊精神病患者处于康复期之后,相应开展的针对康复期患者的心理干预治疗才有可能取得成效。精神病康复期确诊时的临床表现为:精神症状基本消除,病情稳定,排除因精神疾病本身所致的一些情绪因素,已具备自知力或部分自知力等。
2.2明确精神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
精神病康复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⑶,第一 疾病心理问题。表现为明显的病耻感、担心能否复发、担心因服药而导致的智力减退、害怕长期的打针服药等。第二 住院心理问题。表现为感到孤独、对医院的封闭式管理不满、不被尊重感、出院前对医院的依恋心理等。第三 社会心理问题。表现为担心社会和家庭的接纳度、怀疑自身的社会交往能力、社会适应性低、无生存能力等。以上心理问题更多表现在情绪的非常态表现,如强烈的自卑、焦虑、抑郁甚至一定程度的敌对。
3精神病康复期心理干预治疗的应用性方法
3.1认知模式的再塑
人的认知过程是心理行为的决定因素,个体的情绪和行为都与个体对环境的评价、认知因素有关。很多的精神病康复期的患者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认知功能上的损害或认知观念上的偏离,这会影响精神病患者的情绪和行为,不利于病情的康复。认知模式的再塑就是运用认知疗法的技术,修正或再塑精神病患者的认知模式,实现以理性思维代替非理性的思维和行为的心理干预过程,它的主要着眼点是放在患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试图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所呈现的心理问题。事实上,改变精神病康复期患者的认知状况要比单纯的社会技能训练效果要好得多。
精神病康复期患者的认知模式再塑可以采用小组心理干预治疗和个体认知治疗的方法。小组干预治疗是借助人本主义的交朋友小组的的形式,利用集体的形式和氛围来改变个体的不良认知模式。小组成员由精神病康复期患者组成,他们心理认同度高,能够彼此理解,也易开展活动,主要活动过程是:将精神病康复期的病人集中起来,根据心理状况分成几组,每周1-2次,先做一定的放松训练,使患者对小组氛围和要求逐渐适应,由心理医生提供主题或患者自由选择主题,由心理医生有意识的引导小组成员,必要时再提供一些放松疗法,通过患者的语言交谈,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形成对某一事件、现象、观念的积极认知,内容可涉及到战胜疾病的经验、康复中的积极体验、增强服药依从性、对未来生活的美好设计和准备、如何面对他人的异样目光、与他人沟通的心态和技巧、回归社会后的困难和战胜策略等等。小组心理干预治疗要完成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心理干预治疗的认知环节,其中认知重建最为关键,小组干预治疗以形成积极的认知模式为终极目标。个体认知治疗主要针对个体开展的治疗活动,基本内容、模式和环节与小组干预治疗相近,缺乏了患者间的共鸣,但更有针对性。
3.2情绪调整训练
精神病康复期患者会产生面临着回归社会前的各种心理压力,由此易出现诸多的情绪障碍,有研究显示,精神病康复期患者焦虑症发生率为35.0%,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6.6%⑷,这些不良的情绪容易造成精神病的复发,甚至出现不必要的恶性事件。情绪调整训练将是精神病康复期心理治疗的必要内容。, 百拇医药(陈文琦)
【关键词】精神病康复期 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心理干预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1)04(a)0000-00
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第一,虽然治愈率较高,但其在康复过程中的复发率也高,精神病康复期的有效治疗是精神疾病治疗中的重要的环节。
精神病的发病原因很多,主要集中在精神、遗传、躯体等致病因素导致的大脑机能发生紊乱,其共同的临床特点都为心理异常。有精神病史的患者大都心理素质较差,心理弹性低甚至认知偏执,心理干预治疗贯穿了整个精神疾病的治疗过程。
精神病康复期的患者更需要心理干预治疗的介入。精神病康复期患者精神症状基本消除,各种认知能力开始恢复正常,这时,他们逐渐以社会人的角色重新审视自己的现状,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开始困扰着他们,各种心理反应不断出现,内心世界矛盾重重,如果治疗不当或忽视治疗,将会导致病人的精神病复发,一旦复发,不仅前功尽弃,而且加大了治疗难度。因此,在精神病康复期的治疗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恢复,以药物维持的生理治疗应转变为以心理干预治疗为核心的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成为精神病康复期的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1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心理干预治疗
1.1 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兴起
在精神病领域,自克雷佩林首先创造了精神病学分类描述体系后⑴,生物医学模式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治疗模式贯穿精神病的发病期和康复期的治疗,精神病科医生普遍迷信药物、电休克、大脑外科手术等生物性治疗,表面上看,是对症下药,但实际上,却未考虑真正的病因,在患者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不被重视,甚至被完全忽视。直到1977年,美国精神病学家恩格尔提出了新的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之后,生物、心理和社会才首次被整合起来。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注重整体健康观和个体的社会属性,强调将生理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功能康复治疗结合起来,促使医生从多个层面来认识和研究生物、文化、心理、社会等的相互关系和表现,它最大限度的考虑了人的社会性特质,还原了人的全部属性。这种治疗理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了精神病学界的广泛反响,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收效⑵。
1.2 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心理干预治疗
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心理干预治疗,这种核心地位在精神病康复的表现尤为明显。
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治疗宗旨是实现精神病患者的健康人状态,修复并最终使精神病患者具有正常人的心理特质和社会功能,表现出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良好状态。无论从生理功能的恢复,还是心理健康的再塑,还有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这些都必须以心理干预治疗贯穿始终,都时刻体现心理干预治疗的技术和方法,心理能力也最终成为评价精神病康复的关键指标。可见,在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心理干预治疗起着连续性、核心性、应用性的作用。
心理干预治疗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以良好合适的医患关系为基础,应用语言和非语言交往的心理学技术,解除病人各种心理痛苦或行为障碍,以增强病人适应环境的心理整合能力,从而达到恢复心身健康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过程。
精神病康复期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已经拥有了正常人的心理感受和体验,表现出了社会人的特质,但同时,其精神病病史和治疗过程中种种令其不堪的回忆都成为他们在回归社会时沉重的负担,其强烈的病耻感和由此带来的自尊心降低和不良的情绪体验成为精神病康复期常见的心理状态,其外在和内在的心理压力会随时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寻求治疗的行为和社会适应功能,此时开展的心理干预治疗是最有意义和成效的。
2.精神病康复期心理干预治疗的临床准备
2.1 诊断精神病患者是否处于康复期
针对精神病康复期的患者开展的有计划的心理干预治疗有明显的常规心理干预治疗特点,它要求心理干预治疗的对象具备精神病康复期的身心状态,只有在确诊精神病患者处于康复期之后,相应开展的针对康复期患者的心理干预治疗才有可能取得成效。精神病康复期确诊时的临床表现为:精神症状基本消除,病情稳定,排除因精神疾病本身所致的一些情绪因素,已具备自知力或部分自知力等。
2.2明确精神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
精神病康复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⑶,第一 疾病心理问题。表现为明显的病耻感、担心能否复发、担心因服药而导致的智力减退、害怕长期的打针服药等。第二 住院心理问题。表现为感到孤独、对医院的封闭式管理不满、不被尊重感、出院前对医院的依恋心理等。第三 社会心理问题。表现为担心社会和家庭的接纳度、怀疑自身的社会交往能力、社会适应性低、无生存能力等。以上心理问题更多表现在情绪的非常态表现,如强烈的自卑、焦虑、抑郁甚至一定程度的敌对。
3精神病康复期心理干预治疗的应用性方法
3.1认知模式的再塑
人的认知过程是心理行为的决定因素,个体的情绪和行为都与个体对环境的评价、认知因素有关。很多的精神病康复期的患者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认知功能上的损害或认知观念上的偏离,这会影响精神病患者的情绪和行为,不利于病情的康复。认知模式的再塑就是运用认知疗法的技术,修正或再塑精神病患者的认知模式,实现以理性思维代替非理性的思维和行为的心理干预过程,它的主要着眼点是放在患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试图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所呈现的心理问题。事实上,改变精神病康复期患者的认知状况要比单纯的社会技能训练效果要好得多。
精神病康复期患者的认知模式再塑可以采用小组心理干预治疗和个体认知治疗的方法。小组干预治疗是借助人本主义的交朋友小组的的形式,利用集体的形式和氛围来改变个体的不良认知模式。小组成员由精神病康复期患者组成,他们心理认同度高,能够彼此理解,也易开展活动,主要活动过程是:将精神病康复期的病人集中起来,根据心理状况分成几组,每周1-2次,先做一定的放松训练,使患者对小组氛围和要求逐渐适应,由心理医生提供主题或患者自由选择主题,由心理医生有意识的引导小组成员,必要时再提供一些放松疗法,通过患者的语言交谈,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形成对某一事件、现象、观念的积极认知,内容可涉及到战胜疾病的经验、康复中的积极体验、增强服药依从性、对未来生活的美好设计和准备、如何面对他人的异样目光、与他人沟通的心态和技巧、回归社会后的困难和战胜策略等等。小组心理干预治疗要完成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心理干预治疗的认知环节,其中认知重建最为关键,小组干预治疗以形成积极的认知模式为终极目标。个体认知治疗主要针对个体开展的治疗活动,基本内容、模式和环节与小组干预治疗相近,缺乏了患者间的共鸣,但更有针对性。
3.2情绪调整训练
精神病康复期患者会产生面临着回归社会前的各种心理压力,由此易出现诸多的情绪障碍,有研究显示,精神病康复期患者焦虑症发生率为35.0%,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6.6%⑷,这些不良的情绪容易造成精神病的复发,甚至出现不必要的恶性事件。情绪调整训练将是精神病康复期心理治疗的必要内容。, 百拇医药(陈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