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研究利用椎弓根钉固定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骨科2005年3月至2010年4月利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合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且术后进行随访。结果46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伤口均为骨性愈合,愈合时间l4~21(平均l6.5)周。术后随访7~31(平均16.5)个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脊柱融合良好,无活动障碍,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X线也证明内固定物无松动、脱落等现象发生。结论椎弓根螺钉固定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其缓解疼痛的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中图分类号】 R68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5(c)-0121-01
, 百拇医药
众所周知,椎体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常见类型,文献报道,约90%的椎体骨折是由骨质疏松引起,而且椎弓根钉固定牢靠、创伤小、复位满意、早期可下床锻炼。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2005年3月至2010年4月采用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46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骨科骨质疏松合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46例,其中男34例,女12例,年龄54~78岁,平均67.4岁。46例患者就诊时最明显的临床症状是腰背部疼痛,无明显的脊髓、神经压迫相关症状和体征存在。损伤部位胸腰段为主,其中T1110例,T1222例,L19例,L25例。46例患者中,交通事故23例,跌伤15例,重物砸伤8例。本研究中所有患者经MRI、CT或X线片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合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所有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 百拇医药
1.2手术方法
取俯卧位,于髂前及上胸部、肩部放软枕垫垫高,保证下胸和腹部悬空。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或持续硬膜外麻醉,以病变节段为中心、准确定位,行后正中切口,确保患椎及上下邻近椎体的关节突及椎板暴露。在C形臂X线机监测下分别在患椎上下椎体经椎弓根至椎体处拧入4枚椎弓根钉。存在神经损伤症状者,给予单侧椎板或全椎板减压,同时脊神经探查脊髓神经根、椎间盘的情况。嘱患者术后卧床28~36d,常规通过药物治疗,口服依膦10mg,2次/d,l5d为1个疗程,避免与钙剂同时服用;15d后连续服用钙剂,1个疗程为3个月。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 百拇医药
本研究中46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伤口均为骨性愈合,愈合时间l4~21(平均l6.5)周。术后随访7~31(平均16.5)个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脊柱融合良好,无活动障碍,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X线也证明内固定物无松动、脱落等现象发生。
3讨论
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以低骨量、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从而导致其骨脆性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及其引起的骨折越来越多,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轻微的外伤就可造成多节段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据美国流行病学统计,45岁以上的骨折患者70%由于骨质疏松症引起,而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
本研究中,椎弓根钉固定的目的是为了恢复患椎高度和腰椎的生理弯曲,以重建脊柱的稳定,消除脊神经的压迫,同时进行早期锻炼,以促进骨折愈合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椎弓根钉固定是通过拧紧连接螺帽从而使钉杆成为一体,通过钉杆间的倾斜角度达一定幅度来撑开前纵韧带和椎体前缘,利用脊柱前后纵韧带和纤维环的牵张作用促使椎管内和椎体前缘的骨折块复位。同时,通过脊柱撑开器纵向撑开,以恢复椎体高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骨块对脊髓的压迫作用,间接减低椎管内压力,为损伤脊髓的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操作安全性高、创伤小,能有效恢复患椎高度,重建脊柱稳定性,维持胸腰段的生理曲度,并减少了顽固性腰背痛、神经症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66.
[2]顾晓晖.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疼痛的疗效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5,11(3):187~188.
[3]郭伟.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J].中国骨肿瘤骨病,2005,4(3):146~147.
[4]汪宝军.腰椎压缩型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医正骨,2007,9(19):29.
[5]付敦凯.椎板间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J].医学创新研究,2007,8(4):23.
[6]张辉.腰椎压缩型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医正骨,2007,9(19):30.
[7]吕铁民.老年骨质疏松脊椎压缩性骨折的特点及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6):100.
【收稿日期】 2010-11-26, 百拇医药(齐新德)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中图分类号】 R68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5(c)-0121-01
, 百拇医药
众所周知,椎体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常见类型,文献报道,约90%的椎体骨折是由骨质疏松引起,而且椎弓根钉固定牢靠、创伤小、复位满意、早期可下床锻炼。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2005年3月至2010年4月采用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46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骨科骨质疏松合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46例,其中男34例,女12例,年龄54~78岁,平均67.4岁。46例患者就诊时最明显的临床症状是腰背部疼痛,无明显的脊髓、神经压迫相关症状和体征存在。损伤部位胸腰段为主,其中T1110例,T1222例,L19例,L25例。46例患者中,交通事故23例,跌伤15例,重物砸伤8例。本研究中所有患者经MRI、CT或X线片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合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所有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 百拇医药
1.2手术方法
取俯卧位,于髂前及上胸部、肩部放软枕垫垫高,保证下胸和腹部悬空。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或持续硬膜外麻醉,以病变节段为中心、准确定位,行后正中切口,确保患椎及上下邻近椎体的关节突及椎板暴露。在C形臂X线机监测下分别在患椎上下椎体经椎弓根至椎体处拧入4枚椎弓根钉。存在神经损伤症状者,给予单侧椎板或全椎板减压,同时脊神经探查脊髓神经根、椎间盘的情况。嘱患者术后卧床28~36d,常规通过药物治疗,口服依膦10mg,2次/d,l5d为1个疗程,避免与钙剂同时服用;15d后连续服用钙剂,1个疗程为3个月。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 百拇医药
本研究中46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伤口均为骨性愈合,愈合时间l4~21(平均l6.5)周。术后随访7~31(平均16.5)个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脊柱融合良好,无活动障碍,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X线也证明内固定物无松动、脱落等现象发生。
3讨论
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以低骨量、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从而导致其骨脆性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及其引起的骨折越来越多,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轻微的外伤就可造成多节段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据美国流行病学统计,45岁以上的骨折患者70%由于骨质疏松症引起,而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
本研究中,椎弓根钉固定的目的是为了恢复患椎高度和腰椎的生理弯曲,以重建脊柱的稳定,消除脊神经的压迫,同时进行早期锻炼,以促进骨折愈合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椎弓根钉固定是通过拧紧连接螺帽从而使钉杆成为一体,通过钉杆间的倾斜角度达一定幅度来撑开前纵韧带和椎体前缘,利用脊柱前后纵韧带和纤维环的牵张作用促使椎管内和椎体前缘的骨折块复位。同时,通过脊柱撑开器纵向撑开,以恢复椎体高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骨块对脊髓的压迫作用,间接减低椎管内压力,为损伤脊髓的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操作安全性高、创伤小,能有效恢复患椎高度,重建脊柱稳定性,维持胸腰段的生理曲度,并减少了顽固性腰背痛、神经症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66.
[2]顾晓晖.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疼痛的疗效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5,11(3):187~188.
[3]郭伟.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J].中国骨肿瘤骨病,2005,4(3):146~147.
[4]汪宝军.腰椎压缩型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医正骨,2007,9(19):29.
[5]付敦凯.椎板间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J].医学创新研究,2007,8(4):23.
[6]张辉.腰椎压缩型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医正骨,2007,9(19):30.
[7]吕铁民.老年骨质疏松脊椎压缩性骨折的特点及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6):100.
【收稿日期】 2010-11-26, 百拇医药(齐新德)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下丘脑-垂体疾病 > 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