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探析
【摘要】 目的从诱发银屑病病因的临床统计分析出发,充分发挥中医治病毒副作用小、治病求本的优势,从而达到治愈银屑病的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皮肤病的方法,以及从中医的角度总结预防银屑病发病和复发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中医治疗银屑病病因分析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R27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6(a)-0128-01
1银屑病的临床症状及主要特点
银屑病又名牛皮癣,中医谓之白疕,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炎症性慢性皮肤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并有银白色鳞屑附着表面,边界清晰,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及背部。发病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多于春冬季节发病或复发,而于夏秋季节出现缓解。因为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十分的复杂,又易于复发,所以治愈比较困难。
, 百拇医药
2诱发银屑病的病因统计分析
结合作者10余年从事皮肤病的临床治疗记录,总结得出银屑病的成因复杂,诱发因素众多,常见诱发因素包括:(1)免疫障碍,患者有体液免疫紊乱和细胞免疫功能缺陷。(2)感染因素,大部分因感冒、扁桃体炎引起发病。(3)精神因素,因精神高度紧张、情绪过分压抑和过度劳累诱发或加重。(4)饮食因素,与过食辛辣、大量饮酒、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有关。(5)其他因素,如遗传因素、气候因素、环境因素、外伤、药物过敏及其它病变等。经过统计分析,上述各个诱因在发病过程中所占比例分别为:免疫障碍30%,感染因素27%,精神因素15%,饮食因素12%,其他因素16%。以上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银屑病诱因,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他辅助检查,参考以上数据,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后进行分析,查找患者确定性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
3中医治疗银屑病的医理
中医认为人的身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之间彼此协调,相互作用,注重协调各脏腑之间的关系,方能实现“治病求本,综合施治”的治疗原则。
, 百拇医药
对银屑病的诊治,中医认为把局部改变同整体经络、脏腑、气血、津液的改变联系起来,既重内治,又重外治。《外科精要》中指出“原夫疮疡之生,皆阴阳不和,气血凝滞”。认为外症虽生于肌表,而其根源则与脏腑气血改变有关,诊治应结合全身辨证,用药根据经络虚实,不可拘泥于热毒之说而过用寒凉克伐之剂。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与现代医学理论的明显区别在于中医学主要偏重于人的整体和宏观,并从横向细致观察脏腑之间、体内与体表之间、气血之间、经络与皮肤之间的内在辨证关系,形成一整套理、法、方、药的理论与经验。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对银屑病进行辨证施治。
4银屑病的中医疗法
针对银屑病的发病诱因,治疗方法包括内因和外因2个方面:
(1)内因方面,注重血分的变化,其中血热、血燥、血虚、血瘀为银屑病常见的发病原因,一般情况下用清热法、活血化淤法和养血法进行辨证论治。
, 百拇医药
清热法:用于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相当于银屑病进行期),以清热凉血为主。方药:生地、元参、杭芍、茅根、牛子、知母、荆芥、白花蛇舌草、甘草等。
活血法:用于治疗血淤型银屑病(相当于银屑病静止期),以活血化淤为主。方药:土茯苓、三棱、莪术、红花、赤芍、归尾、甘草。
养血法:用于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相当于银屑病静止期),此型病程迁延日久,体质转虚,应养血培补。方药:生熟地、蜂房、当归、首乌、白芍、天冬、麦冬、玉竹、甘草。
(2)外因方面,以风邪为主,并与寒、湿、燥、毒等相兼致病。常用外涂法和外洗法。
外涂法:急性期,用5%硫磺霜或雷公藤内酯软膏外涂,每日2~3次。静止期,用10%硫磺霜或黑豆馏油软膏外涂,每日2~3次。
外洗法:楮桃叶水剂或马齿苋水剂外洗。适合于各期各型银屑病。
, 百拇医药
由于银屑病较为顽固,中医治疗的方法相对较多,在施治时应因人而异。
5中医对银屑病的预防措施
对于因天气寒冷、居住房屋潮湿等加重病情者,应尽量保持卧室干燥通风,避免皮肤受大冷大热刺激。局部感染灶是诱发银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感冒后,并发扁桃腺炎,需要积极治疗,尽可能缩短病程,避免扁桃体反复发炎。由于饮食或服用药物,或接触某种物质而过敏亦可诱发银屑病,例如某些海产品、辛辣事物、牛羊肉、其它物质等,因此患者每次复发后,应仔细回忆近期接触了哪些物质或曾服用哪些食物,避免再次接触。睡眠不足、精神过度紧张、情绪不稳定或工作压力过大均可能促使银屑病的复发或加重,因此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
参考文献
[1]张志礼,邓丙戌.凉血活血汤治疗银屑病研究[J].医学研究通讯,2002,31.
, 百拇医药
[2]刘日.补益法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J].陕西中医函授,1996,(5).
[3]秦万章,林健.中西医结合的一次盛会-第四次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纪要[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
[4]周光.祛风除湿法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探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
[5]付丹丹,张毅.中医皮肤病学特色与优势[J].天津中医药,2006,23.
[6]杨柳,吕瑞合.桂枝汤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研究,1996,9.
[7]徐磊,胡燕,张毅.中医药治疗皮肤病的优势[J].浙江中医杂志,2001,4.
【收稿日期】 2011-04-28, 百拇医药(石新荣)
【关键词】 中医治疗银屑病病因分析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R27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6(a)-0128-01
1银屑病的临床症状及主要特点
银屑病又名牛皮癣,中医谓之白疕,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炎症性慢性皮肤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并有银白色鳞屑附着表面,边界清晰,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及背部。发病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多于春冬季节发病或复发,而于夏秋季节出现缓解。因为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十分的复杂,又易于复发,所以治愈比较困难。
, 百拇医药
2诱发银屑病的病因统计分析
结合作者10余年从事皮肤病的临床治疗记录,总结得出银屑病的成因复杂,诱发因素众多,常见诱发因素包括:(1)免疫障碍,患者有体液免疫紊乱和细胞免疫功能缺陷。(2)感染因素,大部分因感冒、扁桃体炎引起发病。(3)精神因素,因精神高度紧张、情绪过分压抑和过度劳累诱发或加重。(4)饮食因素,与过食辛辣、大量饮酒、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有关。(5)其他因素,如遗传因素、气候因素、环境因素、外伤、药物过敏及其它病变等。经过统计分析,上述各个诱因在发病过程中所占比例分别为:免疫障碍30%,感染因素27%,精神因素15%,饮食因素12%,其他因素16%。以上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银屑病诱因,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他辅助检查,参考以上数据,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后进行分析,查找患者确定性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
3中医治疗银屑病的医理
中医认为人的身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之间彼此协调,相互作用,注重协调各脏腑之间的关系,方能实现“治病求本,综合施治”的治疗原则。
, 百拇医药
对银屑病的诊治,中医认为把局部改变同整体经络、脏腑、气血、津液的改变联系起来,既重内治,又重外治。《外科精要》中指出“原夫疮疡之生,皆阴阳不和,气血凝滞”。认为外症虽生于肌表,而其根源则与脏腑气血改变有关,诊治应结合全身辨证,用药根据经络虚实,不可拘泥于热毒之说而过用寒凉克伐之剂。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与现代医学理论的明显区别在于中医学主要偏重于人的整体和宏观,并从横向细致观察脏腑之间、体内与体表之间、气血之间、经络与皮肤之间的内在辨证关系,形成一整套理、法、方、药的理论与经验。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对银屑病进行辨证施治。
4银屑病的中医疗法
针对银屑病的发病诱因,治疗方法包括内因和外因2个方面:
(1)内因方面,注重血分的变化,其中血热、血燥、血虚、血瘀为银屑病常见的发病原因,一般情况下用清热法、活血化淤法和养血法进行辨证论治。
, 百拇医药
清热法:用于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相当于银屑病进行期),以清热凉血为主。方药:生地、元参、杭芍、茅根、牛子、知母、荆芥、白花蛇舌草、甘草等。
活血法:用于治疗血淤型银屑病(相当于银屑病静止期),以活血化淤为主。方药:土茯苓、三棱、莪术、红花、赤芍、归尾、甘草。
养血法:用于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相当于银屑病静止期),此型病程迁延日久,体质转虚,应养血培补。方药:生熟地、蜂房、当归、首乌、白芍、天冬、麦冬、玉竹、甘草。
(2)外因方面,以风邪为主,并与寒、湿、燥、毒等相兼致病。常用外涂法和外洗法。
外涂法:急性期,用5%硫磺霜或雷公藤内酯软膏外涂,每日2~3次。静止期,用10%硫磺霜或黑豆馏油软膏外涂,每日2~3次。
外洗法:楮桃叶水剂或马齿苋水剂外洗。适合于各期各型银屑病。
, 百拇医药
由于银屑病较为顽固,中医治疗的方法相对较多,在施治时应因人而异。
5中医对银屑病的预防措施
对于因天气寒冷、居住房屋潮湿等加重病情者,应尽量保持卧室干燥通风,避免皮肤受大冷大热刺激。局部感染灶是诱发银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感冒后,并发扁桃腺炎,需要积极治疗,尽可能缩短病程,避免扁桃体反复发炎。由于饮食或服用药物,或接触某种物质而过敏亦可诱发银屑病,例如某些海产品、辛辣事物、牛羊肉、其它物质等,因此患者每次复发后,应仔细回忆近期接触了哪些物质或曾服用哪些食物,避免再次接触。睡眠不足、精神过度紧张、情绪不稳定或工作压力过大均可能促使银屑病的复发或加重,因此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
参考文献
[1]张志礼,邓丙戌.凉血活血汤治疗银屑病研究[J].医学研究通讯,2002,31.
, 百拇医药
[2]刘日.补益法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J].陕西中医函授,1996,(5).
[3]秦万章,林健.中西医结合的一次盛会-第四次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纪要[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
[4]周光.祛风除湿法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探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
[5]付丹丹,张毅.中医皮肤病学特色与优势[J].天津中医药,2006,23.
[6]杨柳,吕瑞合.桂枝汤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研究,1996,9.
[7]徐磊,胡燕,张毅.中医药治疗皮肤病的优势[J].浙江中医杂志,2001,4.
【收稿日期】 2011-04-28, 百拇医药(石新荣)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丘疹鳞屑性皮肤病 > 银屑病(牛皮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