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理血剂 > 活血祛瘀 > 血府逐瘀汤
编号:13767194
血府逐瘀汤临床验案举隅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5日 《中外医疗》 201116
     【摘要】  目的临床应用血府逐瘀化裁治疗各种病因引起的血瘀气滞,脉络阻滞疾病。方法临床中治疗的各种疾病均有血瘀症状或血瘀气滞引起的各种症状。结果血府逐瘀汤不仅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同时具有活血化瘀而不伤血,疏肝解郁而不耗气的特点。实属活、疏、养、利为一体,升清降浊,开阖并用。临床应用之治疗一些疾病取得满意疗效。结论临床应用血府逐瘀汤的关键病机是血瘀气滞,脉络不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血瘀气滞脉络不通

    【中图分类号】 R249.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6(a)-0129-01

    血府逐瘀汤是常用的活血化瘀方剂之一,笔者近30年在临床上采用症证结合、辩证加减的方法,灵活运用本方治疗一些疾病,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举例如下。
, 百拇医药
    1更年期综合症

    郎某,女,53岁,2年前绝经后出现面部烘热、心烦、易怒、自汗、盗汗、失眠、阵发心悸、坐卧不安、时欲哭泣、下阴瘙痒,不能正常工作。服用更年康、坤宝丸、六味地黄丸均未获明显疗效。血压、心电图未见异常,检测雌激素水平下降,确诊为更年期综合症。诊见脉弦涩,舌质红降,舌尖舌边有紫痕,汗出如水洗,辩证为肝肾两虚夹血瘀气滞,治以活血化瘀,调和阴阳。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每日1剂,水煎服。服5剂,自汗、盗汗、心烦、易怒症均减,外阴瘙痒未见明显好转,上方加黄柏15g继服5剂,诸症明显好转,上述方剂微调剂量,继服10剂,诸症消失,获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2顽固性呃逆

    金某,男,45岁,阵发呃逆年余,经常发作,近月余症状加重,呃声连连,呃声有力,夜间加重,不能入睡,同时伴有腹痛,胸闷,针刺样痛。曾施针灸,西药解痉药,未有明显控制。诊见脉沉涩,面色晦暗,舌质黯,苔腻,便秘结。辩证为痰湿阻隔,胃气上逆,痰气交阻,血瘀气滞。治以活血化瘀,理气消痰。治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服5剂后呃逆症状明显减轻,继用上方10剂获愈。嘱其服用保和丸月余,随访年余未复发。
, 百拇医药
    3痫症

    谭某,男,70岁,2年前患脑出血在市医院救治获愈。但此后即发生不定时突然晕倒、不省人事、口吐白沫、口唇青紫、手足抽搐,持续时间约5~10min。苏醒后头晕头痛,或伴纳差,呕恶便秘。曾先后到省州二级医院求治,均诊为脑出血引发的癫痫,屡用中西药及针灸治疗,收效甚微。查除上述病症外尚有胸脘痞闷,便燥结,脉弦涩,舌质紫黯,舌苔黄燥,辩证为肝阳载淤血及痰浊上闭清窍,阻滞脉络。治以平肝熄风、涤痰开窍。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服上方15剂,发作次数减少,头痛头晕症状减轻,便燥结症状消失。守上方略加减继服月余,病症偶然发作,改原方为散剂,5g/日3次冲服。服用3个月,病基本获愈。年余随访未复发。

    4胸壁神经痛

    崔某,男,49岁,2年前劳作时胸部曾挫伤,不治自愈,后阵发胸部刺痛如岔气状,痛时呼吸困难,呈浅呼吸状态,休息后症状缓解,夜间较重,近半年发作次数频繁,服用止痛药、活血药症状稍有控制,未能治愈。理化检查未见异常。诊见胸部无变化,无切痛,舌黯,边有瘀斑,脉弦涩。辩证为血瘀气滞,经脉阻滞,不通则痛。治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服5剂,疼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守上方继服10剂痊愈。
, 百拇医药
    5溃疡性结肠炎

    张某,女,43岁,患腹痛腹泻2年余,时轻时重,反复发作,曾屡用西药治疗。均未彻底好转,2个月前因饮食不当,导致腹泻加重,遂延中医治疗。诊见腹痛,大便日4-6祛胞(+-),脓球(+),乙状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诊见舌苔质红,舌体有瘀点,苔黄而微腻,脉沉涩。辩证为血瘀肠络,湿热蕴结。治以活血化瘀,祛湿清热。方用血府逐瘀汤化裁.每日1剂,水煎服。服7剂,大便日2~3次,腹痛减轻,继服7剂,大便转黄,日1~2次,伴有纳差。守原方酌加健脾开胃之药,继服旬日,诸症消失,大便化验阴性。嘱其注意饮食调节,观察年余未复发。

    6体会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无论何病,日久均可使阴阳失调,脏腑失和而形成血瘀证

    血府逐瘀汤源于《医林改错》,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牛膝、桔梗组成。原治胸中血府血淤诸症。本方功能虽云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但同时具有活血化瘀而不伤血,疏肝解郁而不耗气的特点。实寓活、疏、养、利为一体,升清降浊,开阖并用。故临床应用本方的关键,不论何症,只要具备血瘀气滞,脉络不通之脉症者,皆可用之。但必须详审病症,谨守病机,灵活化裁,方可立竿见影,而奏异病同治之功。

    参考文献

    [1]张有和.状态医学-中医学的现代概念[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3(3~4):1.

    [2]陈贵廷.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276.

    【收稿日期】 2010-12-19, 百拇医药(王庆林)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理血剂 > 活血祛瘀 > 血府逐瘀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