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
【摘要】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对60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纠正低氧血症,增加PaO2,使SaO2>90%。缓解呼吸窘迫,当原发疾病缓解和改善时,逆转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结论机械通气在提高pH、PaO2,降低PaCO2方面疗效显著,是无创性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机械通气呼吸衰竭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6(a)-0090-01
呼吸衰竭是由于肺内外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在呼吸空气(海平面大气压、静息状态下)时,产生严重缺氧(或)伴高碳酸血症,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如能及早诊断,合理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危重时,如不及时有效处理,可发生多脏器功能损害,危及患者生命。无创性机械通气对于缓解呼吸肌疲劳和改善缺氧有较好的效果。现对临床2009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60例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满意。
, http://www.100md.com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临床2009年1~12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6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54~78岁,平均65.4岁。Ⅰ型呼吸衰竭20例,Ⅱ型呼吸衰竭40例。二氧化碳分压(PaCO2)≥60mmHg(1mmHg=0.133Kpa),氧分压(PaO2)≤60mmHg[1]。并排除气胸、病理性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鼻腔阻塞及神经肌肉疾病患者。
1.2机械通气指征
一般状态:意识障碍,分泌物引流困难;动脉血气指标:合理氧疗下PaO2<35~45mmHg;PaCO2>70~80mmHg(需参考缓解期水平);严重的呼吸性酸中毒,动脉血PH<7.20~7.25;通气动力学变化:呼吸频率>30~40次/min或<6~8次/min,潮气量<200~250mL。
, 百拇医药
1.3方法
机械通气的参数选择通常为:潮气量为6M5mL/kg、每分钟通气量8~15L/min、通气频率12~20次/min、吸/呼时间比1∶1.5~1∶2、吸气压力15~20cmH2O(不宜超过30cmH2O)、吸O2浓度30%~60%、PEEP5~20cmH2O。应根据患者的不同呼吸病理生理调节各种参数,如阻塞性通气障碍者需潮气量偏大、频率慢、呼气稍长的呼吸,而限制性通气患者则相反[2]。为了克服传统机械通气的局限性,近年来提出了容许性高碳酸血症等新的机械通气策略,也就是采用小潮气量(5~7mL/kg)通气,容许PaCO2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同时血pH在适当范围。
2结果
在呼吸机治疗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氧分压均值为89.49mmHg、二氧化碳分压均值为45.33mmHg,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率、呼吸频率减慢,呼吸由浅变深且规律,血压基本无变化,胸闷气促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30例示通气3h后即感气促等症状改善。15例嗜睡病人通气治疗3d后9例神志转清。
, 百拇医药
3讨论
除引起呼衰的原发疾病症状、体征外,主要是缺O2和CO2潴留所致的呼吸困难和多脏器功能紊乱的表现。多数有明显的呼吸困难,表现在呼吸频率、节律和幅度的改变。如慢阻肺为呼气性呼吸困难,严重时发展为浅快呼吸,常有点头、提肩等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的体征。并发CO2麻醉时,则出现浅慢呼吸或潮式呼吸。发绀是缺O2的典型表现。当动脉血氧饱和度<90%或氧分压<50 mmHg时,可在血流量较大的部位如口唇、指甲、舌等处出现发绀。另外,因发绀的程度与还原型血红蛋白含量相关,所以红细胞增多者发绀明显,血液循环系统早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因脑血管扩张,产生搏动性头痛;严重缺O2、酸中毒时,可引起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CO2潴留使体表静脉充盈、皮肤潮红、温暖多汗;慢性缺O2和CO2潴留引起肺动脉高压,可发生右心衰竭,出现体循环淤血体征。
机械通气是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最有效的手段,能有效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并为进一步治疗原发病提供时间。目前对呼吸衰竭患者特别是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多主张采用经面(鼻)罩无创机械通气,如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等,尤其适用于神志清醒、痰液不多者。BiPAP的基本原理相当于压力支持通气(PSV)加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可以对吸气相和呼气相气道压分别进行调节,在吸气相提供较高的压力(可达20~30cmH2O),帮助患者克服肺-胸廓回缩力和气道阻力,在呼气相提供较低的压力(4~8cmH2O),防止小气道闭塞,以减轻气道阻力和促进气体在肺内均匀分布。但对症状严重,神志不清、痰液较多者则需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有创机械通气,通气模式可选用间歇正压通气(IPPB)、PS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PEEP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俞森洋.现代机械通气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583~587.
[3]朱蕾,钮善福.机械通气[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60~169.
【收稿日期】 2010-12-12, 百拇医药(董晓丰)
【关键词】 机械通气呼吸衰竭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6(a)-0090-01
呼吸衰竭是由于肺内外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在呼吸空气(海平面大气压、静息状态下)时,产生严重缺氧(或)伴高碳酸血症,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如能及早诊断,合理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危重时,如不及时有效处理,可发生多脏器功能损害,危及患者生命。无创性机械通气对于缓解呼吸肌疲劳和改善缺氧有较好的效果。现对临床2009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60例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满意。
, http://www.100md.com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临床2009年1~12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6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54~78岁,平均65.4岁。Ⅰ型呼吸衰竭20例,Ⅱ型呼吸衰竭40例。二氧化碳分压(PaCO2)≥60mmHg(1mmHg=0.133Kpa),氧分压(PaO2)≤60mmHg[1]。并排除气胸、病理性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鼻腔阻塞及神经肌肉疾病患者。
1.2机械通气指征
一般状态:意识障碍,分泌物引流困难;动脉血气指标:合理氧疗下PaO2<35~45mmHg;PaCO2>70~80mmHg(需参考缓解期水平);严重的呼吸性酸中毒,动脉血PH<7.20~7.25;通气动力学变化:呼吸频率>30~40次/min或<6~8次/min,潮气量<200~250mL。
, 百拇医药
1.3方法
机械通气的参数选择通常为:潮气量为6M5mL/kg、每分钟通气量8~15L/min、通气频率12~20次/min、吸/呼时间比1∶1.5~1∶2、吸气压力15~20cmH2O(不宜超过30cmH2O)、吸O2浓度30%~60%、PEEP5~20cmH2O。应根据患者的不同呼吸病理生理调节各种参数,如阻塞性通气障碍者需潮气量偏大、频率慢、呼气稍长的呼吸,而限制性通气患者则相反[2]。为了克服传统机械通气的局限性,近年来提出了容许性高碳酸血症等新的机械通气策略,也就是采用小潮气量(5~7mL/kg)通气,容许PaCO2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同时血pH在适当范围。
2结果
在呼吸机治疗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氧分压均值为89.49mmHg、二氧化碳分压均值为45.33mmHg,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率、呼吸频率减慢,呼吸由浅变深且规律,血压基本无变化,胸闷气促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30例示通气3h后即感气促等症状改善。15例嗜睡病人通气治疗3d后9例神志转清。
, 百拇医药
3讨论
除引起呼衰的原发疾病症状、体征外,主要是缺O2和CO2潴留所致的呼吸困难和多脏器功能紊乱的表现。多数有明显的呼吸困难,表现在呼吸频率、节律和幅度的改变。如慢阻肺为呼气性呼吸困难,严重时发展为浅快呼吸,常有点头、提肩等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的体征。并发CO2麻醉时,则出现浅慢呼吸或潮式呼吸。发绀是缺O2的典型表现。当动脉血氧饱和度<90%或氧分压<50 mmHg时,可在血流量较大的部位如口唇、指甲、舌等处出现发绀。另外,因发绀的程度与还原型血红蛋白含量相关,所以红细胞增多者发绀明显,血液循环系统早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因脑血管扩张,产生搏动性头痛;严重缺O2、酸中毒时,可引起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CO2潴留使体表静脉充盈、皮肤潮红、温暖多汗;慢性缺O2和CO2潴留引起肺动脉高压,可发生右心衰竭,出现体循环淤血体征。
机械通气是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最有效的手段,能有效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并为进一步治疗原发病提供时间。目前对呼吸衰竭患者特别是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多主张采用经面(鼻)罩无创机械通气,如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等,尤其适用于神志清醒、痰液不多者。BiPAP的基本原理相当于压力支持通气(PSV)加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可以对吸气相和呼气相气道压分别进行调节,在吸气相提供较高的压力(可达20~30cmH2O),帮助患者克服肺-胸廓回缩力和气道阻力,在呼气相提供较低的压力(4~8cmH2O),防止小气道闭塞,以减轻气道阻力和促进气体在肺内均匀分布。但对症状严重,神志不清、痰液较多者则需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有创机械通气,通气模式可选用间歇正压通气(IPPB)、PS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PEEP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俞森洋.现代机械通气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583~587.
[3]朱蕾,钮善福.机械通气[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60~169.
【收稿日期】 2010-12-12, 百拇医药(董晓丰)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其它 > 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