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形诊断法
【摘要】 目的探讨分形诊断法科学假说。方法相关理论探讨和相关临床实践探讨。结果通过对相关理论探讨和相关临床实践探讨,初步验证“通过对人体某一部位体征变化的观测可以诊断另一部位或人体整体的疾病”分形诊断法科学假说。结论分形诊断法以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经验事实为基础,具有一定的猜测性的科学假说,只有被实践检验和证明之后,分形诊断法才能发展成理论。
【关键词】 分形诊断法全息生物学整体观念
【中图分类号】 R4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6(c)-0188-02
分形诊断法是建立在多种中西医学诊断理论和诊断方法基础上的一种科学假说。
1分形诊断法
, http://www.100md.com
1.1分形理论
分形理论是美国数学家曼德尔布曼特1975年提出的。分形体系内任何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整体的再现和缩影。分形最重要原理是自相似性,即局部与整体是相似的。自相似性思想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古代哲学中,“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袖里有乾坤,壶中有日月”之说,《黄帝内经》中有“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这些都与分形思想相一致。
1.2分形诊断法
分形诊断法根据“任何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整体的再现和缩影”这一理论结合中西医临床实践推测出:通过对人体某一部位体征变化的观测可以诊断另一部位或人体整体的疾病。
2分形诊断法相关理论
2.1整体观念
, http://www.100md.com
整体观念作为中医学的指导思想,贯穿于中医学的各个方面。中医学强调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强调人体与自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和疾病的预防治疗时,从人体自身的脏腑组织,人体与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相互影响出发,综合考虑影响疾病治疗和维持人体健康的各种因素,从而形成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相对完整的治疗方法体系。
2.2全息生物学
张颖清教授的全息生物学核心思想是,生物体每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中包含有整体的全部信息。生物体的任一相对独立的部分的每一点的化学组成相对于这一部分的其他位点,都和整体上这点所对应的部位的化学组成相似程度较大。这些点在这一相对独立的部分的分布规律与其所对应的部位在整体的分布规律相同。
3分形诊断法相关诊断方法
3.1脉诊
, http://www.100md.com
脉诊是祖国医学四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由于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使脉管产生搏动,于是形成了脉搏。此处应该注意的是,血液在脉管中运行,除了心脏的搏动外,还必须要有肺、脾、肝、肾的配合。肺朝百脉,全身的血脉,都汇聚于肺、肺主气,通过肺气的舒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脾主统血,血液在脉管内循行而不至于溢出脉外,必须靠脾气的统摄。肝主藏血,肝可以调畅气机和调节血量的大小。肾主藏精,精可以化生为气,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同时精还能化生为血,是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因此,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有密切的相关。
3.2面诊
《黄帝内经》提出了局部对应整体的思想,认为五脏六腑和身形肢节,在颜面上都有各自特定的映射区域。如《灵枢·五色》指出:“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 ”《黄帝内经》还提出了局部对应五脏的思想,认为五脏有疾之征象,即可映射在颜面之相应区域。颜面的不同区域分属于五脏:左颊属肝,右颊属肺,额属心,颐属肾,鼻属肝。
, http://www.100md.com
3.3舌诊
舌诊,亦称察舌诊病。它是通过对舌体的形态、舌质、舌苔、舌下脉络等的观察,从而了解内脏病变的部位和性质,为辩证施治提供依据。《舌鉴辩证》一书记录了“全舌分经图”,主张“舌根主肾命大肠;舌中左主胃、右主脾;舌前面中间属肺,舌尖主心、心包络、小肠、膀胱;舌边左主肝、右主胆。舌尖统应上焦,舌中应中焦,舌根应下焦”。
3.4耳诊
耳诊,即耳廓诊断。传统耳诊是通过观察耳廓部位的形态变化、阳性反应物的变化来诊断疾病之所在,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的诊断方法。祖国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实验表明:当人体组织器官发生病理改变时,病变组织所发出的病理信息,就会通过脏腑经络和神经体液等途径映射到体表的相应部位。耳廓是迄今发现的、能够映射内脏病理信息的、诸多区域中对应性最明显的体表器官,也是疾病信息反应最敏感的器官之一。
3.5手诊
, 百拇医药
手诊是研究和利用反应在人的指掌上不同部位的信息特征进行疾病的诊查、预测、保健和康复治疗的一门综合应用科学。通过手的望诊,可以简单、直观地观察人体的大部分健康情况。
3.6第二掌骨测诊法
张颖清教授的第二掌骨测诊法是通过按揉区第二掌骨侧患者出现压痛反应,进而诊断该区对应部位的疾病。如头穴对应头、眼、耳、鼻、口、牙;颈穴对应颈、甲状腺、咽、气管上段、食道上段;上肢穴对应肩、上肢、肘、手、腕、气管中段、食道中段;肺心穴对应肺、心、胸、乳腺、气管下段、支气管、食道下段、背;肝穴对应肝、胆;胃穴对应胃、脾、胰;十二指肠穴对应十二指肠、结肠右曲;肾穴对应肾、大肠、小肠;腰穴对应腰、脐周、大肠、小肠;下腹穴对应下腹、子宫、膀胱、直肠、阑尾、卵巢、睾丸、阴道、尿道、肛门、骶;腿穴对应腿、膝;足穴对应足、踝。
3.7尺肤诊
尺肤诊法是一种通过诊察尺部皮肤的各种变化,以判断内在的脏腑病变的一种诊断方法。《内经》将前臂看做人体的缩影,其大致划分是:前臂远心端为上,对应胸喉等上部器官;近心端为下,对应少腹、腰、股、膝、胫、足等部位;前臂掌侧为内,对应身体前面和胸腹部位;前臂手背侧为外,对应身体腰背部。
, http://www.100md.com
3.8甲诊
中医甲诊,观察患者的爪甲色泽,来辨别病位及患者体质。指甲与脏腑关系:大拇指甲对应全身,食指甲对应大脑、心脏,中指甲对应胃、肝、胆、胰、脾、肠道,无名指甲对应胸部、肺、纵膈、心内膜,小指甲对应肾脏、腰部、男性生殖系统。
3.9眼诊
中医目诊,通过观察病人眼睛的神气、色泽、形态和眼球血脉等变化来辨析病人的发病部位、判断疾病的病因病性和推测疾病的预后吉凶的诊断方法。《黄帝内经》记述了目与脏腑、经络、精、神、气血的关系,认为目与五脏六腑皆有联系。五轮学说是把目部由外向内的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等五个部分,分别命名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总称为五轮。五轮分属于五脏,即肉轮属脾,血轮属心,气轮属肺,风轮属肝,水轮属肾,以此表明目的的解剖部位及其与五脏的生理、病理联系。八廓学说将目分成8个区域,各属一定的脏腑。通过辨析这8个不同区域的病变信息,可以推测病在何脏何腑。虹膜诊断,是一种借助检查虹膜和瞳孔的某些变化来确定人体脏器的病理状态和损伤位置的方法。19世纪末,皮泽利在他的研究成果《用眼作诊断的探讨引论》中,具体提出了虹膜上有30~40个区域与肢体和内脏有对应关系。20世纪初,维迪尔又进行了大量研究,把原来30多个对应点发展成160个点,他还绘制出韦加虹膜分区图。
, http://www.100md.com
3.10鼻诊
鼻诊是通过观察鼻的色泽、形态变化以及呼吸时的动态改变来诊断疾病。《石室秘录》记载,两目之间为明堂,属心部;明堂下面,鼻的中端为肝部;肝部两侧为胆部;鼻尖为脾部;鼻翼为胃部;两颧上方为肾部;肾部上方为大肠部;肝胆位下,鼻的两侧为小肠部;肺部上为咽喉。
3.11唇诊
唇诊,是以观察唇所分属各部位的色泽,以及唇的形态变化,来判断相应肺腑的生理、病理变化,以预测疾病的方法。唇部脏腑对应位置:乾,属肺、大肠;坎,属肾、膀胱;艮,属上焦、膈上;震,肝胆区;巽,属中焦;离,属心、小肠;坤,属脾、胃;兑,属下焦。
3.12背腧穴
背腧穴是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分布的腧穴,腧穴是经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并与人体内脏相互对应联系。张景岳谓:“五脏居于腹中,其脉气俱出于背之足太阳经,是为五脏之俞”。因此,腧穴是联系内外的枢纽,是反映人体内脏生理、病理变化的窗户。
, 百拇医药
3.13脐诊
脐诊,将脐按八卦分布,配属人体各部脏腑,根据其不同的变化来诊察人体各部位脏腑的疾病。先天八卦主要配属人体外在的各部。如头、额、目、手、足、腹、耳、口。后天八卦主要配属五脏六腑。如心、脾、肺、大肠、肾、胃、肝、胆。
分形诊断法认为通过对人体某一部位体征变化的观测可以诊断另一部位或人体整体的疾病。上述的中医整体观念和全息生物律在理论上支持分形诊断法,中医整体观念强调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强调人体与自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张颖清的全息生物学核心思想是,生物体每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中包含有整体的全部信息。上述的13种临床诊断法均是在人体的某一部位如眼、舌、手、耳、脐等部位进行体征观测,进而诊断另一部位或人体整体的疾病。分形诊断法以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经验事实为基础,具有一定的猜测性的科学假说,只有被实践检验和证明之后,分形诊断法才能发展成理论,为人民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 http://www.100md.com
[1]林鸿溢,李映雪.分形论-奇异性探索[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2]张颖清.生物全息诊疗法[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社,1987.
[3]黄攸立.中国望诊[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刘强.中医诊断十四法[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4.
[5]林政宏.脉诊一学就通[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
[6]黄建军,赵银龙.《内经》尺肤诊法浅探[J].山东中医杂志, 1996,8:339.
[7]刘井红.糖尿病手诊的试验研究[M].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论文,2000.
[8]张波.传统中医学整体观念的系统性研究[M].湖北中医学院硕士论文,2000.
【收稿日期】 2011-03-03, 百拇医药(薛英杰 范会玉 孙涛 孙君)
【关键词】 分形诊断法全息生物学整体观念
【中图分类号】 R4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6(c)-0188-02
分形诊断法是建立在多种中西医学诊断理论和诊断方法基础上的一种科学假说。
1分形诊断法
, http://www.100md.com
1.1分形理论
分形理论是美国数学家曼德尔布曼特1975年提出的。分形体系内任何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整体的再现和缩影。分形最重要原理是自相似性,即局部与整体是相似的。自相似性思想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古代哲学中,“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袖里有乾坤,壶中有日月”之说,《黄帝内经》中有“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这些都与分形思想相一致。
1.2分形诊断法
分形诊断法根据“任何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整体的再现和缩影”这一理论结合中西医临床实践推测出:通过对人体某一部位体征变化的观测可以诊断另一部位或人体整体的疾病。
2分形诊断法相关理论
2.1整体观念
, http://www.100md.com
整体观念作为中医学的指导思想,贯穿于中医学的各个方面。中医学强调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强调人体与自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和疾病的预防治疗时,从人体自身的脏腑组织,人体与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相互影响出发,综合考虑影响疾病治疗和维持人体健康的各种因素,从而形成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相对完整的治疗方法体系。
2.2全息生物学
张颖清教授的全息生物学核心思想是,生物体每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中包含有整体的全部信息。生物体的任一相对独立的部分的每一点的化学组成相对于这一部分的其他位点,都和整体上这点所对应的部位的化学组成相似程度较大。这些点在这一相对独立的部分的分布规律与其所对应的部位在整体的分布规律相同。
3分形诊断法相关诊断方法
3.1脉诊
, http://www.100md.com
脉诊是祖国医学四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由于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使脉管产生搏动,于是形成了脉搏。此处应该注意的是,血液在脉管中运行,除了心脏的搏动外,还必须要有肺、脾、肝、肾的配合。肺朝百脉,全身的血脉,都汇聚于肺、肺主气,通过肺气的舒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脾主统血,血液在脉管内循行而不至于溢出脉外,必须靠脾气的统摄。肝主藏血,肝可以调畅气机和调节血量的大小。肾主藏精,精可以化生为气,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同时精还能化生为血,是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因此,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有密切的相关。
3.2面诊
《黄帝内经》提出了局部对应整体的思想,认为五脏六腑和身形肢节,在颜面上都有各自特定的映射区域。如《灵枢·五色》指出:“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 ”《黄帝内经》还提出了局部对应五脏的思想,认为五脏有疾之征象,即可映射在颜面之相应区域。颜面的不同区域分属于五脏:左颊属肝,右颊属肺,额属心,颐属肾,鼻属肝。
, http://www.100md.com
3.3舌诊
舌诊,亦称察舌诊病。它是通过对舌体的形态、舌质、舌苔、舌下脉络等的观察,从而了解内脏病变的部位和性质,为辩证施治提供依据。《舌鉴辩证》一书记录了“全舌分经图”,主张“舌根主肾命大肠;舌中左主胃、右主脾;舌前面中间属肺,舌尖主心、心包络、小肠、膀胱;舌边左主肝、右主胆。舌尖统应上焦,舌中应中焦,舌根应下焦”。
3.4耳诊
耳诊,即耳廓诊断。传统耳诊是通过观察耳廓部位的形态变化、阳性反应物的变化来诊断疾病之所在,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的诊断方法。祖国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实验表明:当人体组织器官发生病理改变时,病变组织所发出的病理信息,就会通过脏腑经络和神经体液等途径映射到体表的相应部位。耳廓是迄今发现的、能够映射内脏病理信息的、诸多区域中对应性最明显的体表器官,也是疾病信息反应最敏感的器官之一。
3.5手诊
, 百拇医药
手诊是研究和利用反应在人的指掌上不同部位的信息特征进行疾病的诊查、预测、保健和康复治疗的一门综合应用科学。通过手的望诊,可以简单、直观地观察人体的大部分健康情况。
3.6第二掌骨测诊法
张颖清教授的第二掌骨测诊法是通过按揉区第二掌骨侧患者出现压痛反应,进而诊断该区对应部位的疾病。如头穴对应头、眼、耳、鼻、口、牙;颈穴对应颈、甲状腺、咽、气管上段、食道上段;上肢穴对应肩、上肢、肘、手、腕、气管中段、食道中段;肺心穴对应肺、心、胸、乳腺、气管下段、支气管、食道下段、背;肝穴对应肝、胆;胃穴对应胃、脾、胰;十二指肠穴对应十二指肠、结肠右曲;肾穴对应肾、大肠、小肠;腰穴对应腰、脐周、大肠、小肠;下腹穴对应下腹、子宫、膀胱、直肠、阑尾、卵巢、睾丸、阴道、尿道、肛门、骶;腿穴对应腿、膝;足穴对应足、踝。
3.7尺肤诊
尺肤诊法是一种通过诊察尺部皮肤的各种变化,以判断内在的脏腑病变的一种诊断方法。《内经》将前臂看做人体的缩影,其大致划分是:前臂远心端为上,对应胸喉等上部器官;近心端为下,对应少腹、腰、股、膝、胫、足等部位;前臂掌侧为内,对应身体前面和胸腹部位;前臂手背侧为外,对应身体腰背部。
, http://www.100md.com
3.8甲诊
中医甲诊,观察患者的爪甲色泽,来辨别病位及患者体质。指甲与脏腑关系:大拇指甲对应全身,食指甲对应大脑、心脏,中指甲对应胃、肝、胆、胰、脾、肠道,无名指甲对应胸部、肺、纵膈、心内膜,小指甲对应肾脏、腰部、男性生殖系统。
3.9眼诊
中医目诊,通过观察病人眼睛的神气、色泽、形态和眼球血脉等变化来辨析病人的发病部位、判断疾病的病因病性和推测疾病的预后吉凶的诊断方法。《黄帝内经》记述了目与脏腑、经络、精、神、气血的关系,认为目与五脏六腑皆有联系。五轮学说是把目部由外向内的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等五个部分,分别命名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总称为五轮。五轮分属于五脏,即肉轮属脾,血轮属心,气轮属肺,风轮属肝,水轮属肾,以此表明目的的解剖部位及其与五脏的生理、病理联系。八廓学说将目分成8个区域,各属一定的脏腑。通过辨析这8个不同区域的病变信息,可以推测病在何脏何腑。虹膜诊断,是一种借助检查虹膜和瞳孔的某些变化来确定人体脏器的病理状态和损伤位置的方法。19世纪末,皮泽利在他的研究成果《用眼作诊断的探讨引论》中,具体提出了虹膜上有30~40个区域与肢体和内脏有对应关系。20世纪初,维迪尔又进行了大量研究,把原来30多个对应点发展成160个点,他还绘制出韦加虹膜分区图。
, http://www.100md.com
3.10鼻诊
鼻诊是通过观察鼻的色泽、形态变化以及呼吸时的动态改变来诊断疾病。《石室秘录》记载,两目之间为明堂,属心部;明堂下面,鼻的中端为肝部;肝部两侧为胆部;鼻尖为脾部;鼻翼为胃部;两颧上方为肾部;肾部上方为大肠部;肝胆位下,鼻的两侧为小肠部;肺部上为咽喉。
3.11唇诊
唇诊,是以观察唇所分属各部位的色泽,以及唇的形态变化,来判断相应肺腑的生理、病理变化,以预测疾病的方法。唇部脏腑对应位置:乾,属肺、大肠;坎,属肾、膀胱;艮,属上焦、膈上;震,肝胆区;巽,属中焦;离,属心、小肠;坤,属脾、胃;兑,属下焦。
3.12背腧穴
背腧穴是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分布的腧穴,腧穴是经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并与人体内脏相互对应联系。张景岳谓:“五脏居于腹中,其脉气俱出于背之足太阳经,是为五脏之俞”。因此,腧穴是联系内外的枢纽,是反映人体内脏生理、病理变化的窗户。
, 百拇医药
3.13脐诊
脐诊,将脐按八卦分布,配属人体各部脏腑,根据其不同的变化来诊察人体各部位脏腑的疾病。先天八卦主要配属人体外在的各部。如头、额、目、手、足、腹、耳、口。后天八卦主要配属五脏六腑。如心、脾、肺、大肠、肾、胃、肝、胆。
分形诊断法认为通过对人体某一部位体征变化的观测可以诊断另一部位或人体整体的疾病。上述的中医整体观念和全息生物律在理论上支持分形诊断法,中医整体观念强调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强调人体与自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张颖清的全息生物学核心思想是,生物体每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中包含有整体的全部信息。上述的13种临床诊断法均是在人体的某一部位如眼、舌、手、耳、脐等部位进行体征观测,进而诊断另一部位或人体整体的疾病。分形诊断法以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经验事实为基础,具有一定的猜测性的科学假说,只有被实践检验和证明之后,分形诊断法才能发展成理论,为人民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 http://www.100md.com
[1]林鸿溢,李映雪.分形论-奇异性探索[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2]张颖清.生物全息诊疗法[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社,1987.
[3]黄攸立.中国望诊[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刘强.中医诊断十四法[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4.
[5]林政宏.脉诊一学就通[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
[6]黄建军,赵银龙.《内经》尺肤诊法浅探[J].山东中医杂志, 1996,8:339.
[7]刘井红.糖尿病手诊的试验研究[M].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论文,2000.
[8]张波.传统中医学整体观念的系统性研究[M].湖北中医学院硕士论文,2000.
【收稿日期】 2011-03-03, 百拇医药(薛英杰 范会玉 孙涛 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