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119
编号:13765606
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在肝胆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5日 《中外医疗》 201119
     【摘要】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手术的麻醉途径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对照组单纯采用全身麻醉。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均满意,全麻药用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术毕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拔管后烦躁、躁动、疼痛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结论联合麻醉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循环稳定,麻醉平稳,术毕清醒快、拔管早、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肝胆外科手术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

    【中图分类号】 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1)06(c)-0000-00

    肝胆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大,机体应激反应强烈,手术时间长,术后疼痛明显等特点,因此,要求术中麻醉深度适当,镇痛完全,术后苏醒快,恢复快,以利于肝胆外科患者的早日顺利康复。2008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肝胆外科手术32例患者,取得了理想的麻醉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64例,年龄38~75岁;其中男性38例,女性26例;ASAI~Ⅱ级;其中肝胆管结石手术35例、肝癌8例、胆囊息肉6例,食道癌10例、贲门癌5例;排除明显心血管及肝肾合并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各32例。两组年龄、性别、体质、病情、手术时间、ASA分级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麻醉方法

    患者均在入室前半小时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通路,持续监测ECG、HR、NIBP、SPO2、BIS等。在监护下麻醉前给药:静脉推注咪唑安定1mg、盐酸戊乙奎醚0.5mg。观察组选择T6-7或T7-8椎间隙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3.5cm,注入0.37%布比卡因7.5ml,出现麻醉平面后行全身麻醉诱导:静脉推注舒芬太尼1μg/kg、行机械通气,潮气量8~12ml/kg,呼吸频率10~16次/min,吸呼比(I:E=1:1.5~1:2),维持氧流量1.0L/min左右。术中吸入1%~2%异氟醚,术中间断注入阿曲库胺、芬太尼维持麻醉深度,每隔60min硬外腔注入0.375%布比7.5ml。术毕用新斯的明1~2mg、阿托品0.5~1mg拮抗肌松剂残余作用,保留硬膜外导管行术后镇痛。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诱导用药同观察组,术中吸入1%~2%异氟醚,阿曲库胺0.5~1mg/(kg·d)持续泵入,芬太尼根据需要间断追加。
, http://www.100md.com
    1.3观测指标

    连续观测并记录两组病例术中ECG、HR、NIBP、SPO2、BIS等情况以及全身麻醉用药的总量、清醒及拔管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12.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均满意,全麻药用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见表1;术毕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拔管后烦躁、躁动、疼痛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见表2。

    表1两组全麻药用量比较

    表2两组患者术毕至清醒时各项指标比较
, http://www.100md.com
    3讨论

    肝胆外科手术创伤大,对麻醉的要求高。麻醉的选择首先应选用对生理干扰较小、麻醉停止后能迅速恢复生理功能的药物和方法;其次要求在麻醉实施过程中能有效地维持和调控机体处于生理或接近生理状态(包括呼吸、循环和内环境的稳定),并能满足手术操作的需要[1]。单纯全麻时,只能抑制大脑皮层边缘系统或下丘脑对大脑皮层的投射系统。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反应仍存在[2];交感神经未完全抑制,且不能有效阻断手术区域伤害刺激向中枢传导,手术刺激时,儿茶酚胺增加、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胸段硬膜外阻滞,可以阻断心交感神经,减轻心脏应激反应,还可以直接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改善心肌血液供应,减轻心肌缺血,有利于心血管系统稳定。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时,在T4即可阻断交感神经兴奋功能,并显著抑制应激激素增高,减少儿茶酚铵分泌。此外阻滞区域容量血管扩张,血压比麻醉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同时副交感神经相对亢进,心率减慢,心血管抑制作用也抵消了部分气管插管、切皮、探查时的交感神经的心血管反应。而且能使全身麻醉转浅时手术区无痛,减轻由于伤口疼痛、躁动引起的血压增高和心率增快。由于硬膜外阻滞区域的交感神经被阻滞,心率减慢,从而有效地抑制了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且苏醒期患者处于无痛状态,有助于减少心肌氧耗,改善心肌血流分布,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十分有利。能有效预防心肌缺血、脑血管意外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肌松药、吸入药、镇痛药用量明显减少,减轻了重要脏器的负担。

    【参考文献】

    [1]周升民,赵念峰,黄爱杰,等.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单肺通气期间动脉血气的影响[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7,28(5):396-397.

    [2]吕胜,李华凤.四种麻醉方法对妇科手术病人儿茶酚胺及心血管反应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9:560.

    【收稿日期】2011-01-09, http://www.100md.com(曾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