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119
编号:1376563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5日 《中外医疗》 201119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治疗及护理方案。方法本院2006年12月~2010年4月间所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情况进行了回溯式整理与研究分析。结果56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再通45例,再通率为80.4%;患者中共计5例死亡,死亡率为8.9%,死因分别为由于室颤与心脏骤停。患者治疗后通过尿检镜发现血尿2例、牙龈与皮肤黏膜出血各3例,但临床未发现过敏反应或脑出血等严重副作用。结论静脉溶栓方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具备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显著优点,可以在基层医院中作广泛推广。

    【关健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1)07(a)-0000-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1]。它是属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因持久且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1]。作为中老年患者发病率最高的常见内科急重症,AMI的主要特点为发病急,病程短,常引发心脏猝死等严重后果,因此临床一直在研究如何通过及时有效地抢救与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2]。为了探讨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治疗及护理方案,本文将本院2006年12月~2010年4月间所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情况进行了回溯式整理与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2月~2010年4月间所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患者年龄为44岁~76岁,平均年龄为51.4土5.5岁,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患者梗死部位分别为前壁17例,前间壁10例,广泛前壁7例,下壁22例。

    所有纳入本例的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符合世卫组织WHO对AMI患者的诊断标准;持续性胸痛大于30min且含化硝酸甘油无显著缓解,发病时间短于24h且临床无心力衰竭、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而且不存在持续或反复心绞痛。

    1.2治疗方法

    患者先进行常规治疗,在进入监护病房后绝对卧床休息并给予吸氧,对临床心率、心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临床指标进行连续监测,对患者心电图的变化进行观察,同时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利消化防止便秘。视患者机体临床表现如有无并发症及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决定绝对卧床休息时间。对患者进行灌注治疗,并对效果不佳患者行再灌注治疗,同时进行溶栓治疗,溶栓药物选择静脉尿激酶(UK)。视患者临床血压、心率情况酌情给予阿替洛尔、卡托普利、多巴酚丁胺等药物。
, 百拇医药
    1.3评价指标

    对于患者进行连续性心电监护,并在溶栓前进行做全导心电图并定位,查凝血酶原时间、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血型、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

    对于患者的治疗后是否再通的具体指标为:2小时内胸痛迅速缓解;心电图抬高的ST段在2小时内回落达初始值的50%;溶栓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CK-MB酶检验峰值提前至发病14小时内。以上四项指标中若存在两项则可以考虑再通。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3.0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6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再通45例,再通率为80.4%;患者中共计5例死亡,死亡率为8.9%,死因分别为由于室颤与心脏骤停。患者治疗后通过尿检镜发现血尿2例、牙龈与皮肤黏膜出血3例,但临床未发现过敏反应或脑出血等严重副作用。
, http://www.100md.com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作为导致人类死亡的一种主要疾病,其是冠心病中的一个严重分支,其医学表现为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得部分心肌受到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导致局部坏死,进而造成心脏功能的严重损害,据称有40%左右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送至医院前死亡[3]。急性心肌梗死存在发病急、病情变化较快的特点,因此临床除了及时给予治疗外还应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在临床治疗中对患者临床体征等方面变化进行严密观察,及时对于常发的并发症进行有效处理。除此以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还应进行卧床休息,但对于其卧床休息的绝对时间在学术界存在一定的分歧[4]。

    本文通过对本院2006年12月~2010年4月间所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情况总结分析发现,22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再通45例,再通率为80.4%;患者中共计5例死亡,死亡率为8.9%,死因分别为由于室颤与心脏骤停。患者治疗后通过尿检镜发现血尿2例、牙龈与皮肤黏膜出血各3例,但临床未发现过敏反应或脑出血等严重副作用。综上,静脉溶栓方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具备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显著优点,可以在基层医院中作广泛推广。同时可以在入院初期进行卧床时间在内的康复计划的指定与实施,有利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并有效增加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薛民.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J].当代医学,2008,8(137):151.

    [2] 华文良,张世裕,陆曙.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5):90~91.

    [3] 张长群.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力衰竭9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6):1138.

    [4] 张君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绝对卧床期间的护理体会[J].华北国防医学,2009,21(4):47~48.

    【收稿日期】2011-1-10

    ①【作者简介】:刘学广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6年1月13单位:迁安首钢矿山医院籍贯:河北丰润 职称:内科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内科系统,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