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用于诊断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所收治的160例脑梗死患者,予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查有无颈动脉粥样斑块,并确定斑块范围、大小、形态以及内部回声特点,并随机选择同期门诊体检者160例,予颈动脉超声检查作为对照。2组间检查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分析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发生的关联性。结果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为84.38%,对照组病例检出率为16.25%。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联。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具有重要临床治疗与预防的价值。
【关键词】 超声颈动脉粥样斑块脑梗死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4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7
(b)-0182-01
, http://www.100md.com
脑血管病是目前造成人类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伴随我国人民生活习惯的改变、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脑梗死现已成为老年病学中亟待解决的重要临床问题。颈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动脉狭窄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脑血管病尤其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1]。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其他主要血管的粥样硬化形成密切相关,能够导致一过性脑缺血与脑梗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本次临床观察将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于诊断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重要临床价值,现进行相关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所收治的16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于住院期间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部分患者伴有高血压病,排除外心脏瓣膜病变、脏器衰竭以及癌症患者,临床均有不同程度的一侧肢体活动不利或是反复发作的短暂性脑缺血,其中男性93例,女性67例;年龄为49~81岁,平均年龄为65岁。随机选取我院同期门诊体检病例160例,其中男性87例,女性73例;年龄为50~79岁,平均年龄为62岁。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百拇医药
1.2检查方法
选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制造的SONELINE VersaPro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其探头频率为5~10MHz。受检者取平卧位,双肩垫枕使头轻度后仰、稍偏向检查对侧,充分暴露颈部,进行检查测量。测量指标有:(1)血管内径:距离颈总动脉分叉处约1cm以及分叉上方1cm处测量颈总动脉、颈内动脉(ICA)以及颈外动脉(ECA)。(2)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后壁超声显示典型“双线征”为IMT。同时观察是否有粥样斑块形成,如发现斑块,测量其大小并注明部位、形态与回声特点。可依据斑块的超声特点将其分为软斑(较均匀的低回声性斑块),硬斑(强回声或伴声影的钙化性斑块)与混合斑(回声强弱不均的混合性斑块)。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 百拇医药
2结果
脑梗死组160例病例查出颈动脉粥样斑块共135例,检出率为84.38%,其中软斑、混合斑为95例(59.38%),硬斑22例(13.75%),内膜中层增厚无斑块18例(11.25%),无斑块脑梗死患者25例(15.63%),可见脑梗死以软斑及混合斑为主,所占比例远远高于硬斑。对照组160例病例中,超声检查出的颈动脉粥样斑块共26例,检出率为16.25%。两组颈动脉粥样斑块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些年来,伴随超声检查技术的飞速发展,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并且得到不断深入。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是脑血管性疾病不可或缺的检测方式。颈动脉作为连接心、脑两个脏器的重要通道,因其位置浅表,故对超声检查的干扰性小,重复性较好,再加上高频探头的应用,使超声更容易获取高质量的声像图[2]。通过本次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临床中必须重视该项检查。IMT增加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征象,能够定量反映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情况,斑块形成则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最明显特征,能够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当斑块形成,突入管腔的时候,因含大量脂质以及管壁应力增加,可引起斑块破裂,暴露脂质和胶原从而激活血小板,导致凝血反应以形成血栓[3],从而成为脑梗死的重要因素。粥样斑块的性质与脑梗死的发生也密切相关,混合斑是由不均质的软、硬斑混合构成,呈强、中回声及低、无回声混合形式存在,往往认为硬斑是斑块存在较长时间,发生纤维化、钙化,相对较为稳定,软斑与混合斑则易破裂出血,形成血栓,成为了脑梗死的重要栓子来源。由此可见,颈动脉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性手段,不但能够对已经发生脑梗死患者提供各项重要指标,而且对无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检测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英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J].医药世界,2006(10):49.
[2]郑陵,何金,廖华.高血压病分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超声评价[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6,8(6):350.
[3]袁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的超声表现探讨[J].海南医学,2007,18(6):149.
【收稿日期】 2011-02-16, 百拇医药(田跃军)
【关键词】 超声颈动脉粥样斑块脑梗死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4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7
(b)-0182-01
, http://www.100md.com
脑血管病是目前造成人类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伴随我国人民生活习惯的改变、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脑梗死现已成为老年病学中亟待解决的重要临床问题。颈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动脉狭窄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脑血管病尤其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1]。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其他主要血管的粥样硬化形成密切相关,能够导致一过性脑缺血与脑梗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本次临床观察将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于诊断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重要临床价值,现进行相关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所收治的16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于住院期间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部分患者伴有高血压病,排除外心脏瓣膜病变、脏器衰竭以及癌症患者,临床均有不同程度的一侧肢体活动不利或是反复发作的短暂性脑缺血,其中男性93例,女性67例;年龄为49~81岁,平均年龄为65岁。随机选取我院同期门诊体检病例160例,其中男性87例,女性73例;年龄为50~79岁,平均年龄为62岁。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百拇医药
1.2检查方法
选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制造的SONELINE VersaPro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其探头频率为5~10MHz。受检者取平卧位,双肩垫枕使头轻度后仰、稍偏向检查对侧,充分暴露颈部,进行检查测量。测量指标有:(1)血管内径:距离颈总动脉分叉处约1cm以及分叉上方1cm处测量颈总动脉、颈内动脉(ICA)以及颈外动脉(ECA)。(2)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后壁超声显示典型“双线征”为IMT。同时观察是否有粥样斑块形成,如发现斑块,测量其大小并注明部位、形态与回声特点。可依据斑块的超声特点将其分为软斑(较均匀的低回声性斑块),硬斑(强回声或伴声影的钙化性斑块)与混合斑(回声强弱不均的混合性斑块)。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 百拇医药
2结果
脑梗死组160例病例查出颈动脉粥样斑块共135例,检出率为84.38%,其中软斑、混合斑为95例(59.38%),硬斑22例(13.75%),内膜中层增厚无斑块18例(11.25%),无斑块脑梗死患者25例(15.63%),可见脑梗死以软斑及混合斑为主,所占比例远远高于硬斑。对照组160例病例中,超声检查出的颈动脉粥样斑块共26例,检出率为16.25%。两组颈动脉粥样斑块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些年来,伴随超声检查技术的飞速发展,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并且得到不断深入。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是脑血管性疾病不可或缺的检测方式。颈动脉作为连接心、脑两个脏器的重要通道,因其位置浅表,故对超声检查的干扰性小,重复性较好,再加上高频探头的应用,使超声更容易获取高质量的声像图[2]。通过本次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临床中必须重视该项检查。IMT增加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征象,能够定量反映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情况,斑块形成则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最明显特征,能够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当斑块形成,突入管腔的时候,因含大量脂质以及管壁应力增加,可引起斑块破裂,暴露脂质和胶原从而激活血小板,导致凝血反应以形成血栓[3],从而成为脑梗死的重要因素。粥样斑块的性质与脑梗死的发生也密切相关,混合斑是由不均质的软、硬斑混合构成,呈强、中回声及低、无回声混合形式存在,往往认为硬斑是斑块存在较长时间,发生纤维化、钙化,相对较为稳定,软斑与混合斑则易破裂出血,形成血栓,成为了脑梗死的重要栓子来源。由此可见,颈动脉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性手段,不但能够对已经发生脑梗死患者提供各项重要指标,而且对无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检测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英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J].医药世界,2006(10):49.
[2]郑陵,何金,廖华.高血压病分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超声评价[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6,8(6):350.
[3]袁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的超声表现探讨[J].海南医学,2007,18(6):149.
【收稿日期】 2011-02-16, 百拇医药(田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