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顽固性皮肤瘙痒症治验
【摘要】皮肤瘙痒症为临床常见皮肤病,其发病原因尚不明了,一般多认为与某些疾病有关,如糖尿病、肝病、肾病等;部分疾病同时还与一些外界因素刺激有关,如寒冷、湿热、蚊虫叮咬、化纤织物刺激等。皮肤瘙痒多易治愈,但有些瘙痒,却久治不愈。即使暂时缓解,不久即复发。本文对一小儿顽固性皮肤瘙痒加以报道:应用中药辨证施治,治愈了一例小儿久治不愈、顽固性皮肤瘙痒。
【关键词】小儿 皮肤瘙痒症 血风疮
【中图分类号】R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1)10(a)-0000-0
皮肤瘙痒症是指无原发皮疹,但有瘙痒的一种临床常见皮肤病,古代医籍中称为血风疮,现代中医称之为风瘙痒。一般认为,皮肤瘙痒症属于神经精神性皮肤病疾病,是一种皮肤神经官能症疾患。临床上将只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的患者称之为瘙痒症,此属于中医“痒风”的范畴。此类皮肤病,虽不算大病、重病。但患此病常阵发性加剧,有时难以忍耐。本病特点是初起并无皮肤损害,患者常自觉全身瘙痒,经常搔抓,患处可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苔藓样化或湿疹样变,有时可继发感染。此病以躯干及下肢最明显,夜间入睡前瘙痒尤甚,一般为阵发性,严重者为持续性瘙痒,患者常搔抓难忍,直至抓破皮肤津血,后发生疼痛,其痒方止一时。有的由于瘙痒导致失眠,亦有因抓破感染导致它症。
, 百拇医药
1 典型病例
郝XX,男,7岁,汉族。于2010年11月21日初诊,门诊号261。住址:梅河口市海龙镇五里村。
主诉:全身痒甚、抓破出血,已五年之久。
现病史:患者于两岁时,诱因不明、突发全身开始阵发性剧痒,搔抓不止。搔破皮肤出血,直至疼痛、其痒方止。发病初期为引起家长足够重视,按幼儿湿疹治疗一段时间,时好时坏。后其症状渐重,经过多方医院诊治,内服外用多种中西药,长年未愈,反复发作。
既往史:无其它疾病。
检查:患者体质中等,精神不振。查体时即表现烦躁不安、搔抓不止。头顶、颈项、前胸、腰腹部及四肢皮肤呈现少量散在的,针头大小丘疹,色红或暗红。患处有很多密集的条状抓痕、血痂,部分成片,兼有色素沉着;后背部抓痕、血痂较少,无丘疹。舌质淡红,苔白干,脉弦数。验便无寄生虫卵。体外过敏原检测:未见变应原阳性反应。
, 百拇医药
曾用药物:口服抗组织胺类药苯海拉明,注射苦乐民注射液(氯化钙溴化钠注射液);外用醋酸曲安奈德尿素软膏。用药时效果明显,停药后即复发,且症状加重。
其母代诉:尤其爱吃小食品,甜品,冰糕,喝碳酸饮料。
诊断:顽固性皮肤瘙痒症。中医称血风疮。
本病系风热蕴于肌肤,复感风邪,搏郁皮肤,不得疏泄,导致血热风燥、肌肤失养而发病。
2 治疗
内治:清热凉血、养血、疏风为主。
处方: 何首乌10g、丹皮10g、大力子10g、当归10g、玄参10g、蒺藜10g、甘草5g、僵蚕10g、元芩10g、威灵仙10g
两付,水煎服。
, http://www.100md.com
外治:以疏风止痒为主。
处方:百部20g 白芷20g 白矾15g 苦参20g 防风20g 芥穗20g 透骨草25g 白酒二两,水煎汤搽之。
嘱其停用其它口服药物,外用激素类药物逐日递减直至停用。每日睡前用温水加入少量白醋,清洗患处后上药。忌食鱼虾等腥辣刺激性食物,忌食生冷食物和小食品。少食甜腻食物,减少碳酸饮料摄入。
二诊:2010年11月24日。服药一剂后,周身瘙痒大减,睡眠尚好。两剂后,已能安静入睡。
查体:无新发皮疹和新的抓痕,大部分丘疹、抓痕消减,仅有少量色素沉着,舌质淡、少苔。遵前方,内服两付,水煎服;搽剂又投一剂。
三诊:于2010年11月27日,皮疹全部消失,痒已止,能安静睡眠。患儿家长陈述其食欲渐长,精神状态佳。故按前方内服汤剂,又投两剂,以巩固疗效。
, 百拇医药
按:瘙痒症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多发于老年人和伴随其它病症出现,如胃、肠、肝、肾等内脏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尿毒症,肝脏病的病人,常常伴有全身泛发性瘙痒;某些肿瘤如白血病、淋巴肉瘤、何杰金氏病、蕈样肉芽肿、及恶性淋巴瘤的病人也会发生皮肤瘙痒。一些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者食物、药物过敏及寄生虫或真菌的感染均可引起全身性或限局性皮肤瘙痒。而皮肤瘙痒发于幼儿并不多见,一般都伴随于幼儿湿疹出现。先本病例的这种不明原因的,顽固性皮肤瘙痒更为少见。此患者患病初期,未引起家长足够重视,按幼儿湿疹治疗延误病情。后虽然系统治疗,但都未寻其根本,所以治疗效果时好时坏,经年不愈。而且此患者平素喜食甜品及小零食,甜品滋腻,小零食含有大量的有害金属元素,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及康复。
瘙痒症,皮疹虽发于皮肤,却与营血有关,拟以此方,清热凉血养血疏风之法。方以当归、何首乌、丹皮泻血中之伏热、和血、凉血,而生新血,为养血润燥、润泽皮肤,祛瘀生新之用,为主药;又以玄参、元芩,清热滋阴、泻火解毒为辅药,配合主药,善能清热凉血、养血,祛瘀生新,而滋阴泻热。用大力子祛皮肤之风,除热解毒;威灵仙行气散皮肤风邪;蒺藜,通经祛瘀,除风热瘙痒而轻身;僵蚕为祛风止痒、化痰之品,善疗皮肤风疮作痒,四味相合为佐药,以行气、通经逐瘀,而息皮肤风燥瘙痒。使以生甘草,调和诸药,综合之力,为疗皮肤瘙痒良药。更配以疏风止痒之搽洗剂,内外兼施,散风除热,调和营卫,使血热风燥之邪,无不借此,表解里清,疏泄消失,肌肤复以煦养而愈。
瘙痒症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因不一,症状亦异,临床必须辨证施治,治病必求其本,得其法司剂而愈,失其法,则一谬千里,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疮病诸候·血疮候》
[2] 杜怀棠《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
[3] 王长华.中药治疗皮肤瘙痒症80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0,10:063-064., 百拇医药(曲悦)
【关键词】小儿 皮肤瘙痒症 血风疮
【中图分类号】R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1)10(a)-0000-0
皮肤瘙痒症是指无原发皮疹,但有瘙痒的一种临床常见皮肤病,古代医籍中称为血风疮,现代中医称之为风瘙痒。一般认为,皮肤瘙痒症属于神经精神性皮肤病疾病,是一种皮肤神经官能症疾患。临床上将只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的患者称之为瘙痒症,此属于中医“痒风”的范畴。此类皮肤病,虽不算大病、重病。但患此病常阵发性加剧,有时难以忍耐。本病特点是初起并无皮肤损害,患者常自觉全身瘙痒,经常搔抓,患处可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苔藓样化或湿疹样变,有时可继发感染。此病以躯干及下肢最明显,夜间入睡前瘙痒尤甚,一般为阵发性,严重者为持续性瘙痒,患者常搔抓难忍,直至抓破皮肤津血,后发生疼痛,其痒方止一时。有的由于瘙痒导致失眠,亦有因抓破感染导致它症。
, 百拇医药
1 典型病例
郝XX,男,7岁,汉族。于2010年11月21日初诊,门诊号261。住址:梅河口市海龙镇五里村。
主诉:全身痒甚、抓破出血,已五年之久。
现病史:患者于两岁时,诱因不明、突发全身开始阵发性剧痒,搔抓不止。搔破皮肤出血,直至疼痛、其痒方止。发病初期为引起家长足够重视,按幼儿湿疹治疗一段时间,时好时坏。后其症状渐重,经过多方医院诊治,内服外用多种中西药,长年未愈,反复发作。
既往史:无其它疾病。
检查:患者体质中等,精神不振。查体时即表现烦躁不安、搔抓不止。头顶、颈项、前胸、腰腹部及四肢皮肤呈现少量散在的,针头大小丘疹,色红或暗红。患处有很多密集的条状抓痕、血痂,部分成片,兼有色素沉着;后背部抓痕、血痂较少,无丘疹。舌质淡红,苔白干,脉弦数。验便无寄生虫卵。体外过敏原检测:未见变应原阳性反应。
, 百拇医药
曾用药物:口服抗组织胺类药苯海拉明,注射苦乐民注射液(氯化钙溴化钠注射液);外用醋酸曲安奈德尿素软膏。用药时效果明显,停药后即复发,且症状加重。
其母代诉:尤其爱吃小食品,甜品,冰糕,喝碳酸饮料。
诊断:顽固性皮肤瘙痒症。中医称血风疮。
本病系风热蕴于肌肤,复感风邪,搏郁皮肤,不得疏泄,导致血热风燥、肌肤失养而发病。
2 治疗
内治:清热凉血、养血、疏风为主。
处方: 何首乌10g、丹皮10g、大力子10g、当归10g、玄参10g、蒺藜10g、甘草5g、僵蚕10g、元芩10g、威灵仙10g
两付,水煎服。
, http://www.100md.com
外治:以疏风止痒为主。
处方:百部20g 白芷20g 白矾15g 苦参20g 防风20g 芥穗20g 透骨草25g 白酒二两,水煎汤搽之。
嘱其停用其它口服药物,外用激素类药物逐日递减直至停用。每日睡前用温水加入少量白醋,清洗患处后上药。忌食鱼虾等腥辣刺激性食物,忌食生冷食物和小食品。少食甜腻食物,减少碳酸饮料摄入。
二诊:2010年11月24日。服药一剂后,周身瘙痒大减,睡眠尚好。两剂后,已能安静入睡。
查体:无新发皮疹和新的抓痕,大部分丘疹、抓痕消减,仅有少量色素沉着,舌质淡、少苔。遵前方,内服两付,水煎服;搽剂又投一剂。
三诊:于2010年11月27日,皮疹全部消失,痒已止,能安静睡眠。患儿家长陈述其食欲渐长,精神状态佳。故按前方内服汤剂,又投两剂,以巩固疗效。
, 百拇医药
按:瘙痒症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多发于老年人和伴随其它病症出现,如胃、肠、肝、肾等内脏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尿毒症,肝脏病的病人,常常伴有全身泛发性瘙痒;某些肿瘤如白血病、淋巴肉瘤、何杰金氏病、蕈样肉芽肿、及恶性淋巴瘤的病人也会发生皮肤瘙痒。一些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者食物、药物过敏及寄生虫或真菌的感染均可引起全身性或限局性皮肤瘙痒。而皮肤瘙痒发于幼儿并不多见,一般都伴随于幼儿湿疹出现。先本病例的这种不明原因的,顽固性皮肤瘙痒更为少见。此患者患病初期,未引起家长足够重视,按幼儿湿疹治疗延误病情。后虽然系统治疗,但都未寻其根本,所以治疗效果时好时坏,经年不愈。而且此患者平素喜食甜品及小零食,甜品滋腻,小零食含有大量的有害金属元素,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及康复。
瘙痒症,皮疹虽发于皮肤,却与营血有关,拟以此方,清热凉血养血疏风之法。方以当归、何首乌、丹皮泻血中之伏热、和血、凉血,而生新血,为养血润燥、润泽皮肤,祛瘀生新之用,为主药;又以玄参、元芩,清热滋阴、泻火解毒为辅药,配合主药,善能清热凉血、养血,祛瘀生新,而滋阴泻热。用大力子祛皮肤之风,除热解毒;威灵仙行气散皮肤风邪;蒺藜,通经祛瘀,除风热瘙痒而轻身;僵蚕为祛风止痒、化痰之品,善疗皮肤风疮作痒,四味相合为佐药,以行气、通经逐瘀,而息皮肤风燥瘙痒。使以生甘草,调和诸药,综合之力,为疗皮肤瘙痒良药。更配以疏风止痒之搽洗剂,内外兼施,散风除热,调和营卫,使血热风燥之邪,无不借此,表解里清,疏泄消失,肌肤复以煦养而愈。
瘙痒症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因不一,症状亦异,临床必须辨证施治,治病必求其本,得其法司剂而愈,失其法,则一谬千里,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疮病诸候·血疮候》
[2] 杜怀棠《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
[3] 王长华.中药治疗皮肤瘙痒症80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0,10:063-064., 百拇医药(曲悦)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P > 皮肤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