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226
编号:13745768
人性化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探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5日 《中外医疗》 201226
     [摘要] 目的 探究人性化服务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有效运用。方法 对当前妇产科人性化护理工作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妇产科人性化护理的措施及推广。结果 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妇产科患者的满意度,而且有利于护理工作的优化与改进,提升人员素质和优化护患关系。结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有助于提升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应当予以推广。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人性化;措施;优点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2)09(b)-0160-02

    目前,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社会的发展进步,产妇对于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易学性的护理模式,转而向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以获得更多的优质服务,妇产科护理人性化护理工作有助于为产妇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改善护患关系,也让护理工作人员得到了锻炼[1]。该研究主要针对妇产科护理工作中融入人性化服务的目的意义以及措施进行阐述。
, 百拇医药
    1 实施人性化护理目的及意义

    1.1 人性化护理概念

    人性化护理,就是在护理工作中体现“以人为本”这一原则,是护理技术技巧与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情感感染、环境渗透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新模式,这是基于护理工作改革发展背景下提出来的新理念。

    1.2 妇产科人性化护理目的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面对的工作对象是更需要关心帮助的产妇,护理人员在按照护理规范进行操作的同时,应当充分尊重产妇,对其心理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一方面营造良好的环境进行和谐氛围创设,另一方面要结合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人性化的渗透,关心体贴产妇,与产妇进行真诚的沟通交流活动,倾听产妇想法,进行针对性的科学护理。

    1.3 妇产科人性化护理意义
, 百拇医药
    在妇产科护理中开展人性化模式探究,有助于护理工作人员与产妇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能够针对产妇的实际需求进行综合性护理,提高产妇的舒适程度,主动接受以及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工作,同时有助于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

    2 妇产科人性化护理措施

    2.1 创造温馨医疗环境

    对于产妇而言,医疗环境对于其心理舒适程度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许多有条件的医院妇产科病房都进行了升级改造,首先,将以往二人、三人的大病房改造成相对较小的单人病房,病房中的人员复杂会让产妇产生焦躁情绪,不利于产妇的精神状态稳定,采取私密化空间调整的方式,能够提供更为私密的空间,允许家人陪同,让产妇对于环境具有安全感;其次,在房间的结构上,将其与家庭环境相接轨,有单独的卫生间,有婴儿床、桌椅等,让产妇如同居住在家中,减轻即将分娩带来的紧张感。另外,在房间色调上尽量采取粉红等暖色调,让产妇心中感受到温暖,有条件的医院,在这一方面还可以进行更多的探究,如悬挂一些宝宝图片喷绘,让产妇产生温馨的感受。
, 百拇医药
    2.2 科学开展产前指导

    产前指导是近年来不断兴起的一项重要服务,对产妇强化产前指导也是人性化护理的重要环节,应当组织产妇在产前定期到医院参加讲座,听取专家与医生的阐述,了解产前保健知识,消除一些片面的观点,尤其是农村对于分娩的陋习,重点对孕期注意点以及分娩的各种注意事项进行了解,提前做好心理准备,组织产妇对人性化产房以及病房进行参观,看一看初为人母产妇的喜悦,增强对分娩的期待[2]。在住院之后,要向患者逐一介绍相关医护人员,从临床医生到护理人员,尽可能地进行介绍,并讲述住院应当注意的事项,发放一些介绍分娩过程中注意事项的保健资料,让产妇对环境与人员尽快熟悉,对分娩相关活动具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安心等待分娩时机,提高对分娩活动的信心。

    2.3 产程之中人性护理

    产程中,要对产妇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护理,顺产产妇在进入到产程的时候,就应当安排助产士进行全方位服务,在陪护观察的同时,进行心理的安抚与疏导,和产妇拉家常,介绍分娩的常识,以及对产妇进行鼓励加油,让产妇保持积极的心态。对产程进展开展观察的过程中,要注重解读产妇的各种情绪、心态,并通过针对性的肢体语言进行鼓励,消除产妇的各种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可以紧紧握住产妇的手,给予其信心,并通过帮助产妇轻揉腰背、擦去脸上汗水等方式,给予产妇家庭、亲人一般的关爱,消除紧张、害怕情绪。对产妇分娩过程中也要进行指导,引导其在子宫收缩疼痛厉害时进行深呼吸,缓解之后予以放松身心,开展人性化分娩指导,降低产妇痛苦程度,提高分娩的顺利性[3]。
, 百拇医药
    2.4 术中开展人性护理

    对实施妇产科手术的患者护理更应当体现人性化,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未婚分娩以及中期妊娠引产等类型特殊产妇的心理,对其隐私进行保密,缓解产妇的消极情感。在手术开始之前,护理人员应当保持室内整洁、灯光达标,对患者进行配合指导,完成会阴冲洗、灌肠导尿以及留置尿管和填塞阴道等方面的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妇的身体暴露,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动作应当轻揉,对患者给予言语、表情和肢体语言的安抚,帮助产妇缓解紧张与恐惧情绪。整个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始终要注意产妇的感受,要通过人性化的护理方式,让产妇感受到温暖。

    2.5 体现差异针对原则

    妇产科人性化护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针对产妇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相应的人性化护理计划措施,以实现最优化的护理效果。针对剖宫产和正常分娩产妇,应当给予相应的母乳喂养指导,采取最佳方式,同时针对新生儿属于正常婴儿、早产婴儿以及巨大婴儿等不同类型,对其喂养和照料进行专门的针对安排,以此来帮助产妇更加科学地喂养新生儿。在产妇出院时候,还要主动帮助产妇办理好出院手续,对其进行保健、营养以及新生儿喂养相关注意事项的教育,安排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及及时进行咨询。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在当前的妇产科护理工作中,体现“以人为本”原则,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模式,体现了当前护理工作改革的趋势。在做这种新理念的指导下,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的理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护理工作不再简单理解为医疗护理操作,而是全方位为产妇提供服务的过程,包括医疗技术操作、心理抚慰、环境营造、技巧指导等。在妇产科人性化护理过程中,整个工作环节都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每一个地方都体现了为产妇着想、为产妇服务这样的原则,通过改变传统妇产科病房的途径,让产妇感受到家庭一般的温馨,消除或缓解产妇不良情绪。在产前辅导、产程之中、手术过程、出院指导等各个方面,人性化护理工作都注重让产妇消除紧张情绪,对其进行技术操作支持与心理安慰激励相结合的方式,以此来帮助产妇顺利完成分娩活动,以及配合手术进行。在妇产科人性化护理中,产妇与护理人员之间也建立了和谐的关系,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有助于医院形象的梳理以及护理人员履职能力提升。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妇产护理工作中的有效运用,是对传统护理模式的一次创新,也是优质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实践证明这一模式具有显著的作用,因此,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应当积极有效推广人性化护理模式。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倪的群.人性化护理模式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9,6(2):45.

    [2] 崔广元.产前指导作用研究[J].实用全科医学,2010,6(7):126.

    [3] 李蓉蓉.产妇产程人性化护理邹议[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3(1):54.

    [4] 潘杰.人性化护理策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6(5):261.

    (收稿日期:2012-04-01), http://www.100md.com(朱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