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甲状腺疾病 > 甲状腺炎 > 亚急性甲状腺炎
编号:13745697
放射性核素显像对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的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5日 《中外医疗》 201226
     [摘要]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显像对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进行甲状腺99 mTc核素静态扫描,并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89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中有80例患者双侧甲状腺均不显影或隐约显影,8例患者单侧甲状腺不显影,1例表现为峡部“凉结节”。结论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核素扫描以双侧甲状腺不显影为主要表现,对疾病的诊断以及疗效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甲状腺炎;亚急性;锝;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2)09(b)-0047-02

    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病毒性甲状腺炎,本病近年来逐渐增多,发病年龄一般在20~60岁,以中年女性发病率高,具有季节性病毒感染的特点,临床典型表现不多,变化复杂,可复发,容易误诊及漏诊。为了探讨放射性核素显像对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的临床价值,该文对该科2009年4月—2012年2月的89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进行了放射性核素显像的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89例,其中男16例,女73例,年龄14~70岁,平均年龄43.3岁。就诊时间在有症状3周内,表现为甲状腺区明显疼痛,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伴有不同程度全身不适、肌肉疼痛、发热、心动过速、多汗等。所有患者均是首次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且未经任何治疗。89例患者在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显像前均做了血清甲状腺激素值测定、甲状腺摄131I率测定和血沉。

    1.2 方法

    放射性核素显像采用ECAM单探头单光子发射式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配备低能高分辨率通用准直器。采集条件:能峰140 KeV,窗宽20%,矩阵128×128,放大2倍,采集计数500 K。所使用的放射性药物99 mTcO4-由北京原子高科提供的钼-锝发生器淋洗得到。静脉注射显像剂后30 min进行甲状腺显像。
, 百拇医药
    2 结果

    甲状腺显像:80例两侧甲状腺均显影不清,边界模糊,放射性分布与周围软组织本底类似;8例仅单侧甲状腺显影,另一侧未见显影;1例表现为峡部“凉结节”。血清甲状腺激素值测定: 89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中82例FT3、FT4不同程度升高,其中80例TSH降低,2例TSH正常;另有6例FT3升高FT4正常,其中5例TSH降低,1例TSH正常;1例TSH、FT3、FT4均在正常范围内。甲状腺摄131I率:89例患者摄131I率均显著降低,有摄碘高峰前移者87例,无摄碘高峰前移者2例,有部分患者24h摄131I率接近0。血沉:89例患者均有血沉不同程度增快,无一例在正常范围。

    3 讨论

    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为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巨细胞性甲状腺炎和de Quervain,s甲状腺炎[1],是一种自限性的甲状腺疾病,大多持续数周至数月可完全缓解,少数患者可迁延1~2年,个别留有持久性甲减的后遗症,发病年龄一般在20~60岁,以中年发病率高,女性多于男性,该文89例患者平均年龄43.3岁,男女比例为1∶4.5,与此相符。其病因尚为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发病前1~3周患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或腮腺炎史等,发病常随季节变化,且具有一定的流行性;从患者血液可检出多种病毒抗体,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抗体,其次是腺病毒抗体、流感病毒抗体、腮腺炎病毒抗体等;另有报道[2]该病具有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遗传易感性,在白种人及中国人中,约有2/3患者携带HLA-B35。疾病早期,由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炎症损伤,储存在细胞内的甲状腺激素过多的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引发高代谢症状, 而甲状腺摄131I率显著降低,出现分离现象,另由于病毒感染可导致血沉病理性增快;中期当甲状腺腺泡内甲状腺激素由于感染破坏而发生耗竭、暂时又不能合成,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可降至甲状腺机能减退水平,临床也转为甲减表现;恢复期伴随着甲状腺细胞的修复,摄碘功能逐步恢复,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恢复正常,若治疗及时,患者大多可得完全恢复,变成永久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者极少数。该病诊断要点为:①起病急,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和体征;②甲状腺区特征性疼痛:自发性疼痛剧烈,放射痛,疼痛可转移至对侧;③甲状腺肿大,质硬,触痛明显;④血沉明显增快,常>50 mm/h;⑤“分离现象”血清FT3、FT4水平升高,FT3/FT4<20,而131I摄取率低下[3]。典型的病例通过以上的要点多能明确诊断,而不典型的病例则需与上呼吸道感染、Graves病、无痛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桥本氏甲状腺炎等等相鉴别,必要时,可进行甲状腺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病理检查呈特征性多核巨细胞或肉芽肿样改变即可明确诊断[4]。
, http://www.100md.com
    该文89例亚甲炎患者中有82例FT3、FT4不同程度升高,6例FT3升高FT4正常,1例FT3、FT4在正常范围,而无一例血清FT3、FT4下降,且全部患者摄131I率显著降低,系甲状腺滤泡细胞破坏,已生成的甲状腺激素从滤泡释放入血,使FT3、FT4升高,临床上产生甲亢症状,并抑制TSH的分泌,由于滤泡上皮的破坏,TSH不能增加甲状腺滤泡上皮对放射线碘的摄取,致使甲状腺放射线碘摄取率减低。此外由于病毒的感染,该文89例患者均有血沉不同程度增快,无一例在正常范围。采用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扫描后可见:89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中有80例两侧甲状腺均不显影或显影不清,边界模糊,放射性分布与周围软组织本底类似,表明亚甲炎主要以双侧甲状腺弥漫性受累多见;8例仅单侧甲状腺显影,还有1例表现为峡部“凉结节”,考虑炎症是从一侧或局部开始,逐渐发展,最终累及整个甲状腺。

    基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病理过程的复杂多变性,仅凭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极易引起误诊、漏诊,针刺细胞学检查又属于有创的检查方法,而建立在甲状腺功能基础上的甲状腺功能显像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具有图像典型、灵敏度高、方便快捷、患者所受照射剂量小等优点,能够直接反映甲状腺细胞的受累范围和程度,对亚甲炎的诊断以及疗效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9.

    [2] 刘新民,潘长玉,张达青,等.实用内分泌学[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60-261.

    [3] 张进,李继红.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4):135.

    [4] 卢桂芝.甲状腺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和价值[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6):354-356.

    (收稿日期:2012-04-03), http://www.100md.com(顾凯凯等)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甲状腺疾病 > 甲状腺炎 > 亚急性甲状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