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小剂量尿激酶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77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尿激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98,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进展性脑卒中;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2)09(c)-0119-02
脑卒中是临床当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发病急,病情进展较快,又被称为脑血管意外。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病情一般控制平稳,趋于稳定。但是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症状呈现出进行性加重的表现,随着病情发展会越来越严重,会导致患者出现失语、完全偏瘫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昏迷甚至死亡[1]。目前,常规溶栓治疗对于进展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较差,不易控制病情的发展。该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77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其中39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了小剂量尿激酶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7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9例者,男24例,女15例;年龄35 ~73岁,平均(55.47±3.98)岁;梗死部位:基底节区31例,小脑1例,脑干3例,脑叶梗死4例;临床表现:肢体偏瘫21例,轻度意识障碍3例,共济失调2例,面舌瘫12例,球麻痹1例。对照组患者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37~74岁,平均(56.88±4.02)岁;梗死部位:基底节区29例,小脑2例,脑干2例,脑叶梗死5例;临床表现:肢体偏瘫22例,轻度意识障碍4例,共济失调2例,面舌瘫8例,球麻痹2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先进行常规治疗,降低患者的颅内压,给予患者20%甘露醇200 mL,静脉滴注,2次/d;给予阿司匹林口服,100 mg/次,1次/d;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次20 mL,2次/d。
, 百拇医药
1.2.1 观察组 该组患者39例,给予小剂量尿激进行治疗。尿激酶加生理盐水300 mL,静脉滴注,2 h内滴完,1次/d,25万U/次。治疗1周转为常规治疗,共治疗3周。
1.2.2 对照组 该组患者38例,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进行注射,2次/d,4 000 U/次。治疗1周转为常规治疗,共治疗3周。
1.3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基本治愈:患者病残程度0级,功能缺损评分>90%;显效:患者病残程度1~3级,功能缺损评为46%~90%之间;有效:功能缺损评分为18%~45%之间;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重,或者功能缺损评评分<18%。治疗结束之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基本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 百拇医药
采用SPSS13.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了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4.2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2.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下降,并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98,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 百拇医药
关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与其有着密切关系的因素主要有感染、血压下降、发热以及糖尿病等。由于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呈现出进行性加重的表现,直至血管完全闭塞,因此必须要加强监测,目前的监测方法主要有生化指标监测、影像学监测以及超声监测。在临床当中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较高,所以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要密切地观察全身状况,同时对患者做好神经系统评估工作,以便及早进行治疗,降低致残率以及致死率[2]。
尿激酶为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可以将纤溶酶原转变成为纤溶酶。尿激酶直接作用在内源性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够催化纤溶酶原转为纤溶酶,而纤溶酶不仅具有降解纤维蛋白凝块的功效,还可以降解血循环当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以及凝血因子Ⅷ等,进而起到了溶栓的作用。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给予小剂量尿激酶进行治疗,血栓有效溶解,不断增加侧支循环,使部分缺血的半暗带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挽救,血流得到恢复,改善了缺血组织血液供应情况,进而使梗死面积不断缩小,神经功能开始逐步恢复,有效降低了致残率与致死率。
, 百拇医药
有研究学者认为,脑梗死发病12 h之后如果采取大剂量的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比较容易导致出血性脑梗死,这样不仅没有达到治疗的目的,反而加重了患者的病情[3]。因此,在临床当中,如果超过了12 h的话,一般会采取常规治疗。该研究使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治疗效果显著。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7.44%,优于对照组。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4],采取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滴注治疗,既降低了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所引起的出血性脑梗死的几率,又控制了病情的进一步进展。通过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增加了侧支循环,使部分血栓溶解,缺血半暗带恢复,改善了缺血组织血液供应情况,使梗死面积大大缩小,恢复了神经功能,改善了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秦红霞,张向东,杨清成.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2(7):1151-1153.
[2] 张海欣,顾俊琴,王博堂,等.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80例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23(1):840-842.
[3] 张秀海,祁德,梅志忠,等.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60例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18(6):479-480.
[4] 张晋,陈金和.尿激酶联合川芎嗪治疗进展性脑梗死5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21(8):485-486.
(收稿日期:2012-08-12), 百拇医药(毛湘渝)
[关键词] 进展性脑卒中;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2)09(c)-0119-02
脑卒中是临床当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发病急,病情进展较快,又被称为脑血管意外。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病情一般控制平稳,趋于稳定。但是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症状呈现出进行性加重的表现,随着病情发展会越来越严重,会导致患者出现失语、完全偏瘫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昏迷甚至死亡[1]。目前,常规溶栓治疗对于进展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较差,不易控制病情的发展。该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77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其中39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了小剂量尿激酶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7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9例者,男24例,女15例;年龄35 ~73岁,平均(55.47±3.98)岁;梗死部位:基底节区31例,小脑1例,脑干3例,脑叶梗死4例;临床表现:肢体偏瘫21例,轻度意识障碍3例,共济失调2例,面舌瘫12例,球麻痹1例。对照组患者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37~74岁,平均(56.88±4.02)岁;梗死部位:基底节区29例,小脑2例,脑干2例,脑叶梗死5例;临床表现:肢体偏瘫22例,轻度意识障碍4例,共济失调2例,面舌瘫8例,球麻痹2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先进行常规治疗,降低患者的颅内压,给予患者20%甘露醇200 mL,静脉滴注,2次/d;给予阿司匹林口服,100 mg/次,1次/d;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次20 mL,2次/d。
, 百拇医药
1.2.1 观察组 该组患者39例,给予小剂量尿激进行治疗。尿激酶加生理盐水300 mL,静脉滴注,2 h内滴完,1次/d,25万U/次。治疗1周转为常规治疗,共治疗3周。
1.2.2 对照组 该组患者38例,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进行注射,2次/d,4 000 U/次。治疗1周转为常规治疗,共治疗3周。
1.3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基本治愈:患者病残程度0级,功能缺损评分>90%;显效:患者病残程度1~3级,功能缺损评为46%~90%之间;有效:功能缺损评分为18%~45%之间;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重,或者功能缺损评评分<18%。治疗结束之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基本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 百拇医药
采用SPSS13.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了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4.2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2.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下降,并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98,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 百拇医药
关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与其有着密切关系的因素主要有感染、血压下降、发热以及糖尿病等。由于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呈现出进行性加重的表现,直至血管完全闭塞,因此必须要加强监测,目前的监测方法主要有生化指标监测、影像学监测以及超声监测。在临床当中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较高,所以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要密切地观察全身状况,同时对患者做好神经系统评估工作,以便及早进行治疗,降低致残率以及致死率[2]。
尿激酶为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可以将纤溶酶原转变成为纤溶酶。尿激酶直接作用在内源性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够催化纤溶酶原转为纤溶酶,而纤溶酶不仅具有降解纤维蛋白凝块的功效,还可以降解血循环当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以及凝血因子Ⅷ等,进而起到了溶栓的作用。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给予小剂量尿激酶进行治疗,血栓有效溶解,不断增加侧支循环,使部分缺血的半暗带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挽救,血流得到恢复,改善了缺血组织血液供应情况,进而使梗死面积不断缩小,神经功能开始逐步恢复,有效降低了致残率与致死率。
, 百拇医药
有研究学者认为,脑梗死发病12 h之后如果采取大剂量的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比较容易导致出血性脑梗死,这样不仅没有达到治疗的目的,反而加重了患者的病情[3]。因此,在临床当中,如果超过了12 h的话,一般会采取常规治疗。该研究使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治疗效果显著。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7.44%,优于对照组。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4],采取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滴注治疗,既降低了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所引起的出血性脑梗死的几率,又控制了病情的进一步进展。通过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增加了侧支循环,使部分血栓溶解,缺血半暗带恢复,改善了缺血组织血液供应情况,使梗死面积大大缩小,恢复了神经功能,改善了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秦红霞,张向东,杨清成.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2(7):1151-1153.
[2] 张海欣,顾俊琴,王博堂,等.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80例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23(1):840-842.
[3] 张秀海,祁德,梅志忠,等.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60例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18(6):479-480.
[4] 张晋,陈金和.尿激酶联合川芎嗪治疗进展性脑梗死5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21(8):485-486.
(收稿日期:2012-08-12), 百拇医药(毛湘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