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消化道出血
编号:13745477
胃镜下微波联合中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25日 《中外医疗》 201227
     [摘要] 目的 探讨胃镜下微波联合中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胃镜下微波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近期出血率、近期急诊手术率、平均住院时间、病死率、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43例(71.7%),有效10例(16.7%),无效7例(11.6%),总有效率88.4%;对照组显效21例(52.5%),有效8例(20%),无效11例(27.5%),总有效率72.5%。止血效果、近期出血率、近期急诊手术率、平均住院时间、病死率、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镜下微波联合中药治疗是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简便易行、可靠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

    [关键词] 胃镜;微波联合中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2)09(c)-0134-02
, 百拇医药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重症,出血部位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道的出血,其中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年发病率为50~150/10万,病死率为6%~10%,近年来急诊胃镜下治疗,疗效确切,已成为上消化道出血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手段。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喷洒和注射、热凝治疗(高频电刀、微波、氩气血浆凝固术、热探头)及止血夹等。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应用胃镜下微波联合中药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选择100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6例,女14例。年龄24~66,平均(38±7)岁。对照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20~65,平均(35±6)岁,全部病例均排除全身出血性疾病及肝、胆、胰腺疾患所致的出血。
, 百拇医药
    1.2 器械

    该方法利用电子胃镜、冷光源、电脑摄象、吸引器、活检钳以及微波治疗仪,其最大功率150 W,微波频率2450 kHz,发射电极为园柱状、球状电极,治疗仪参数时间5~8 s。

    1.3 方法

    1.3.1 术前准备 治疗组病人内镜检查前常规禁食、补液,使用止血剂,必要时予以输血等治疗。有休克表现的患者则予以积极输血、输液扩容,使血压相对稳定并在血压、心电监护下施行微波治疗术。

    1.3.2 治疗 治疗组:常规胃镜检查以暴露出血病灶,视野不清时先用生理盐水冲洗,根据病灶的性质,将微波电线通过活检孔,其电极伸出胃镜约2~3 cm,将电极固定在出血部位后通电,采用功率40~50 W,通电时间5~8 s,形成白色凝固痂壳,观察无活动性出血撤出电极,再从胃镜活检孔插入塑料导管,取备好的白芨粉2 g加云南白药粉0.5 g配生理盐水20 mL调成稀糊状,用50 mL注射器抽取后在距离出血灶2 cm处,从导管在胃镜直视下将药糊喷洒至病灶表面,然后撤镜。术后24 h禁食,2~3 d进食流汁。常规给予抑酸剂,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呕血及黑便情况。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即便用立止血,去甲肾上腺,凝血酶等止血剂联合治疗,以及使用奥美拉唑,西咪拉替丁等抑酸药物治疗。
, 百拇医药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内镜下微波治疗后出血停止,术后未继续呕血,术后24~48 h内大便转黄;有效:内镜下微波治疗后出血停止,术后24~48 h内大便转黄,术后5~7 d再次解暗红色大便或呕血;无效:内镜下微波治疗后仍有活动性出血,或微波治疗后出血停止,术后12 h内再次呕血或术后持续解暗红色大便48 h以上。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43例(71.7%),有效10例(16.7%),无效7例(11.6%)。无效的7例中有2例患者因大动脉破裂喷血,电极难找到准确部位放弃微波治疗,2例患者因广泛糜烂性出血,止血效果不理想,转外科手术治疗。总有效率88.4%,无一例发生穿孔,无一例死亡。对照组:显效21例(52.5%),有效8例(20%),无效11例(27.5%)。其中2例死亡。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百拇医药
    该研究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重复使用率较高。治疗安全性高,治疗组无不良反应,费用较低。止血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近期再出血率、近期急诊手术率、平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微波是指波长从0.1~1 m、频率300~300 GHz的电磁波。微波量在10 mW/cm2以上为热效应。微波辐射至组织后使极性分子(水)发生高速旋转运动,产生类似摩擦效应,使辐射区组织温度上升,组织凝固坏死。除此外还可使辐射区组织周围小血管痉挛、血管壁肿胀、管腔变狭窄和内皮细胞破坏等,导致凝固性血栓形成,达到止血作用[1]。微波技术自9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临床,尤其用于消化道内镜下止血,临床报道均有显著疗效[2-3]。微波治疗在上消化道疾病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治疗效果好,安全可靠,逐渐被临床医师重视。目前中医药对上消化道出血也有较好的疗效,且具有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等优点,但对辨证分型无统一的标准,疗效评定还不规范,给药途径多停留在口服或鼻饲上,胃镜下局部用药还很少,该临床研究是在胃镜直视下微波电凝局部形成痂壳止血,结合中药制剂(白芨粉和云南白药粉)经内镜喷洒,改变了中药制剂给药不便,难以判断疗效的缺陷。白芨和云南白药为常用止血中药,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三七配合白芨可缩短实验小鼠凝血时间、增加血小板总数[4],两药合用可抑制纤溶系统活性,增加血小板因子活性,局部用药时,其胶质可迅速形成药膜附着创面,起到止血、保护局部黏膜、促使创面愈合的良好作用。
, 百拇医药
    该方法具有针对性强、用药量少、诊治合一的特点,治疗及时,疗效肯定。是将传统的中医药与现代科技设备相结合,突出了中医特色,提高了中医药的利用率和使用率,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在临床中抢救危急重症的作用,有利于突破中西医结合发展的瓶颈。操作简便、止血确切、安全可靠、价格低廉,可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值得基层医院推广,能较好的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及时有效的救治病人。

    [参考文献]

    [1] 李国庆,单根法,朱恩良.微波组织凝固在外科的应用与研究[J].国外医学:外科分册,1998(1):9.

    [2] 许幼如,王秀玲,陆汉明,等.内镜微波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0例报告[J].上海医学,1990,13(10):44-45.

    [3] 列健,魏纪英.经内镜微波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42例分析[J].内镜,1995,10(5):281.

    [4] 徐冬英,潘会君,陈卫卫,等.三七配伍白芨对脾虚胃出血小鼠模型的补血止血作用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1):2743-2744.

    (收稿日期:2012-08-15), 百拇医药(黄亚军 肖建兵 肖传沛)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