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313
编号:13731032
不同比重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5日 《中外医疗》 201313
     [摘要] 目的 对不同比重等效剂量罗哌卡因应用于剖宫产麻醉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探讨不同比重罗哌卡因在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面的区别和优势。 方法 将192例ASA分级为Ⅰ级和Ⅱ级的满足研究条件的足月待产妇随机均分为2组,一组采用等比重罗哌卡因麻醉(A组),另一组采用重比重罗哌卡因麻醉(B组)。 结果 等比重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长于重比重组,感觉阻滞恢复时间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短于重比重组,改良Bromage评分分值显著高于重比重组(P<0.05)。等比重组发生低血压及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比例明显少于重比重组(P<0.05);而在利多卡因用量和发生寒战比例方面与重比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等比重罗哌卡因麻醉效果比较满意,产妇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不良反应有效减少,神经阻滞恢复更快,可以作为剖宫产手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 罗哌卡因;不同比重;剖宫产术;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a)-0098-02

    剖宫产手术是目前一种被普遍选择的生产方式,自我国于1996年从以色列引入新式剖宫产手术,因为采用麻醉药物麻痹传导痛觉的神经,越来越多的准妈妈倾向于选择此种生产方式。罗哌卡因,作为一种具有“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分离”独特特点的新型局麻药[1],因其麻醉效果好且对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毒性低,如今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临床医学麻醉领域。现对该院产科病房2010年12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192例行剖宫产产妇以不同比重等效剂量罗哌卡因麻醉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以探讨不同比重罗哌卡因在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面的区别和优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妇产科病房收治的准备以剖宫产方式分娩的足月待产妇共192例。年龄分布为21~39岁,平均年龄29.5岁,孕龄37±3~41±5周。上述病例依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的评分标准[2]划分为Ⅰ级103例,Ⅱ级89例。经相关临床检查及询问,该192例待产妇均无相关麻醉禁忌症及特殊妊娠合并症等其它不适宜行剖宫产术严重基础疾病的病例。将上述192例待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各96例,一组采用等比重罗哌卡因麻醉(A组),另一组采用重比重罗哌卡因麻醉(B组)。A、B两组病例在年龄、ASA分级、孕龄及血压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经对照比较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不同比重罗哌卡因的配制 ①等比重罗哌卡因:取1.4 mL 1.2%甲磺酸罗哌卡因溶于1 mL 0.9%氯化钠溶液,制成2.4 mL 0.7%的等比重罗哌卡因液。②重比重罗哌卡因:取1.4 mL 1.2%甲磺酸罗哌卡因溶于1 mL 10%葡萄糖溶液,制成2.4 mL 0.7%的重比重罗哌卡因液[3]。

    1.2.2 麻醉方法 ①麻醉前:监测产妇呼吸、血压、心电及氧饱和度等常规指标,开放静脉通道,麻醉前30 min以乳酸钠林格氏液行扩容处理。②麻醉:以L2-3为穿刺点做硬膜外穿刺[4],置入腰麻针刺破硬脊膜,待脑脊液畅通流出后以0.1 mL/s速度匀速注入麻药,A组采用等比重罗哌卡因,B组采用重比重罗哌卡因。完成后硬膜外置管,置产妇于仰卧位便于麻醉平面的测定。③麻醉后:每隔2 min测定麻醉平面1次,规定时间内麻醉平面不到T6的,由置管注入2%利多卡因,调节麻醉平面维持在T6。之后行剖宫产手术,术中如遇不良反应,视具体情况采取有效处理。

    1.2.3 麻醉效果评价指标 依据相关评价指标的标准,对上述两组产妇于麻醉后进行如下5个检测方面的检测与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恢复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以及改良Bromage评分分值。并对A、B两组产妇利多卡因的用量以及术中发生寒战、低血压或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病例数进行统计。

    1.3 统计方法

    使用 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在不同比重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方面

    等比重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长于重比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比重组的感觉阻滞恢复时间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短于重比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比重组的改良Bromage评分分值显著高于重比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在不同比重罗哌卡因的不良反应方面

    等比重组发生低血压及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比例明显少于重比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比重组在利多卡因用量和发生寒战比例方面与重比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以往在采用罗哌卡因作为麻醉剂时多用选用等剂量重比重液,但大量的临床实践显示此方法常出现血流动力学波动幅度大[5],患者常因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感到难以忍受,该研究也证实了重比重罗哌卡因组发生低血压及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比例明显高于等比重组。此外,且该研究结果显示,等比重罗哌卡因组虽然麻醉起效较重比重组稍慢,但不影响剖宫产手术的正常进行和手术效果,且感觉和运动阻滞恢复均较快速,可不必顾虑因穿刺时间过长导致单侧麻醉情况的出现,有利于循环系统的代偿。

    综上所述,在剖宫产手术中,等比重罗哌卡因与重比重罗哌卡因具有基本相同的麻醉速率,且麻醉效果比较满意,产妇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不良反应更少有效减少,神经阻滞恢复更快。因此,等比重罗哌卡因可以作为剖宫产手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胡日红,宋湘红.不同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术的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08,25(7):1316-1317.

    [2] 钟真良.不同比重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1,8(30):37-38.

    [3] 刘利君.两种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术的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 28(15):1812-1813.

    [4] 耿志宇,王东信.剖宫产术患者不同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半数有效剂量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 31(7):822-823.

    [5] 崔志坚,王秀菊,张晓哲,等.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等比重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2,6(9):82-83.

    (收稿日期:2013-02-24), http://www.100md.com(强丽宁 郑艳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