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儿宝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75例的临床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讨儿宝颗粒治疗75例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50例消化不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5例患儿,服用儿宝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75例患儿,服用硫酸锌口服液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而对儿宝颗粒治疗75例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且经过6个月的随访后,观察组75例患儿临床总有效率94.66%;对照组75例患儿,临床总有效率82.67%。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照组患儿在治疗过程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经处理后得到改善,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 儿宝颗粒在小儿消化不良的治疗上,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 儿宝颗粒;消化不良;小儿;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c)-0117-02
消化不良是小儿的常见病,引发小儿消化不良的直接原因为饮食不节制、暴饮暴食等,表现为一段时间内小儿出现持续、反复的食欲不振、身体消瘦、持续腹泻等症状,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带来了很大的危害[1]。西医认为小儿消化不良是胃肠道功能发育不全,且与微量元素锌缺乏存在密切的关系,中医认为小儿消化不良是脾胃气虚的表现,以补脾益气为主要治疗方法。中西医在治疗方法上存在很大的差异,2009年5月—2012年3月期间该研究对该院儿宝颗粒治疗75例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选取的150例消化不良患儿均于在该院儿科进行治疗。观察组75例患儿,其中男38例,占50.6%,女37例,占49.4%,年龄1~5.5岁,平均年龄(3.4±0.5)岁,病程1~23周,平均病程(12.5±2.5)周,其中30例患儿出现消化道和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症状,23例患者出现持续性腹痛的症状,22例患儿出现地图舌;对照组75例患儿,其中男40例,占53.3%,女35例,占46.7%,年龄1.3~6岁,平均年龄(3.9±0.8)岁,病程1.5~24周,平均病程(13.4±3.5)周,其中28例患儿出现消化道和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症状,22例患者出现持续性腹痛的症状,25例患儿出现地图舌。两组患者患儿经锌元素检测后,表现为锌缺乏,均低于0.75 mg/L,且两组患儿均表现为消化不良、进食量小、体重增长过于缓慢、食欲差、面色发黄、大便不规律等临床症状。对两组患儿额基本资料等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75例患儿,服用硫酸锌口服液进行治疗,具体的剂量为:1~6岁儿童,2次/d,10 mL/次,1个疗程为2个月;观察组75例患儿,服用儿宝颗粒进行治疗,具体的剂量为1~3岁儿童,5 g/次,服用3次/d;4~6岁儿童,7.5 g/次,服用3次/d,1个疗程为2个月。两组患儿共给予1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体重增长情况、食欲改善情况、大便是否呈规律化及面色的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儿的腹痛减轻的程度、地图舌的消失情况及消化道及呼吸道反复感染次数的减少情况;同时对两组患儿的锌元素进行定期监测。上述观察指标共给予6个月的跟踪随访。
1.4 疗效判定
若患者经过治疗后,患儿的锌元素含量>0.9 mg/L,且患者半年内体重增加至少1 kg、无腹痛、地图舌等症状、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未再次发生视为显效;若患儿经过治疗后,患儿的锌元素含量>0.9 mg/L,且患者半年内体重增加<1 kg、腹痛、地图舌等症状得到缓解、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再次发生次数明显减少视为有效;若患儿治疗前后无任何显著性变化视为无效。总有效率与显效率与有效率的百分比之和。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且经过6个月的随访后,观察组75例患儿,40例显效,31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94.66%;对照组75例患儿,32例显效,30例有效,13例无效,总有效率82.67%。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照组患儿在治疗过程有2例患儿出现呕吐、1例患者出现便秘等不良反应,经处理后得到改善、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
消化不良是婴幼儿的常见疾病,是指小儿在一段时间之内,持续反复的出现食欲不振、身体消瘦、持续腹泻、大便增多、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哭闹不安、肠鸣音亢进等等消化功能障碍症状。多数小儿消化不良都与锌元素的缺乏有密切关系,补锌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以对症治疗为主,从单纯地改善小儿厌食、面色枯黄和消瘦的症状出发,在助消化和止泻上给予一定的治疗,没有从小儿消化系统的整体发育出发,给予针对性的治疗[2]。中医认为小儿消化不良的原因为脾胃气虚、脾气耗损所致,从而导致不思饮食、食少便多,进而形体消瘦、精神不振。因而在治疗上多采用补脾益气,健胃助运的治疗方法。儿宝颗粒的主要成分为太子参、北沙参、茯苓、山药、麦芽、陈皮、白芍、山楂、白扁豆、麦冬、葛根等11味中药组成,其中党参具有补中、益气生津的作用;太子参具有补益脾肺的作用;再加上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的茯苓、养阴生津的麦冬及缓中止痛的炒山楂,共同起到了补脾益气、调理脾胃的作用,从根本上起到了对小儿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其主要特点为通过平衡儿童吸收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对小儿的消化系统特点给予辅助治疗,使其免疫力增加,从而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消化不良的发生[3]。该文观察组75例患者,服用儿宝颗粒进行治疗,无论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还是临床总有效率上,均优于服用硫酸锌口服液进行治疗的对照组75例患儿,两种治疗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此外,平时生活中对小儿消化不良的预防十分重要,如对小儿喂养要定时、定量;克服偏食,注意营养全面性;注意保持好小儿的食欲;注意腹部保暖,不要使胃肠道受寒冷刺激,同时尽量减少呼吸道感染;密切注意保持消化道通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注意卫生,养成小儿饭前洗手习惯;家中常备专治消化不良的药等。
[参考文献]
[1] 程小宁,郭建春,赵萍,等. 儿宝颗粒联合硫酸锌口服液治疗小儿消化不良60例[J]. 陕西中医, 2011,32(7):799-800.
[2] 刘欣, 罗亚妮. 儿宝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80例[J]. 陕西中医,2012, 33(7):802-803.
[3] 王笑. 适贝高儿宝颗粒临床疗效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3,3(6):25.
(收稿日期:2013-04-02), 百拇医药(赵聪伶)
[关键词] 儿宝颗粒;消化不良;小儿;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c)-0117-02
消化不良是小儿的常见病,引发小儿消化不良的直接原因为饮食不节制、暴饮暴食等,表现为一段时间内小儿出现持续、反复的食欲不振、身体消瘦、持续腹泻等症状,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带来了很大的危害[1]。西医认为小儿消化不良是胃肠道功能发育不全,且与微量元素锌缺乏存在密切的关系,中医认为小儿消化不良是脾胃气虚的表现,以补脾益气为主要治疗方法。中西医在治疗方法上存在很大的差异,2009年5月—2012年3月期间该研究对该院儿宝颗粒治疗75例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选取的150例消化不良患儿均于在该院儿科进行治疗。观察组75例患儿,其中男38例,占50.6%,女37例,占49.4%,年龄1~5.5岁,平均年龄(3.4±0.5)岁,病程1~23周,平均病程(12.5±2.5)周,其中30例患儿出现消化道和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症状,23例患者出现持续性腹痛的症状,22例患儿出现地图舌;对照组75例患儿,其中男40例,占53.3%,女35例,占46.7%,年龄1.3~6岁,平均年龄(3.9±0.8)岁,病程1.5~24周,平均病程(13.4±3.5)周,其中28例患儿出现消化道和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症状,22例患者出现持续性腹痛的症状,25例患儿出现地图舌。两组患者患儿经锌元素检测后,表现为锌缺乏,均低于0.75 mg/L,且两组患儿均表现为消化不良、进食量小、体重增长过于缓慢、食欲差、面色发黄、大便不规律等临床症状。对两组患儿额基本资料等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75例患儿,服用硫酸锌口服液进行治疗,具体的剂量为:1~6岁儿童,2次/d,10 mL/次,1个疗程为2个月;观察组75例患儿,服用儿宝颗粒进行治疗,具体的剂量为1~3岁儿童,5 g/次,服用3次/d;4~6岁儿童,7.5 g/次,服用3次/d,1个疗程为2个月。两组患儿共给予1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体重增长情况、食欲改善情况、大便是否呈规律化及面色的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儿的腹痛减轻的程度、地图舌的消失情况及消化道及呼吸道反复感染次数的减少情况;同时对两组患儿的锌元素进行定期监测。上述观察指标共给予6个月的跟踪随访。
1.4 疗效判定
若患者经过治疗后,患儿的锌元素含量>0.9 mg/L,且患者半年内体重增加至少1 kg、无腹痛、地图舌等症状、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未再次发生视为显效;若患儿经过治疗后,患儿的锌元素含量>0.9 mg/L,且患者半年内体重增加<1 kg、腹痛、地图舌等症状得到缓解、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再次发生次数明显减少视为有效;若患儿治疗前后无任何显著性变化视为无效。总有效率与显效率与有效率的百分比之和。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且经过6个月的随访后,观察组75例患儿,40例显效,31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94.66%;对照组75例患儿,32例显效,30例有效,13例无效,总有效率82.67%。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照组患儿在治疗过程有2例患儿出现呕吐、1例患者出现便秘等不良反应,经处理后得到改善、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
消化不良是婴幼儿的常见疾病,是指小儿在一段时间之内,持续反复的出现食欲不振、身体消瘦、持续腹泻、大便增多、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哭闹不安、肠鸣音亢进等等消化功能障碍症状。多数小儿消化不良都与锌元素的缺乏有密切关系,补锌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以对症治疗为主,从单纯地改善小儿厌食、面色枯黄和消瘦的症状出发,在助消化和止泻上给予一定的治疗,没有从小儿消化系统的整体发育出发,给予针对性的治疗[2]。中医认为小儿消化不良的原因为脾胃气虚、脾气耗损所致,从而导致不思饮食、食少便多,进而形体消瘦、精神不振。因而在治疗上多采用补脾益气,健胃助运的治疗方法。儿宝颗粒的主要成分为太子参、北沙参、茯苓、山药、麦芽、陈皮、白芍、山楂、白扁豆、麦冬、葛根等11味中药组成,其中党参具有补中、益气生津的作用;太子参具有补益脾肺的作用;再加上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的茯苓、养阴生津的麦冬及缓中止痛的炒山楂,共同起到了补脾益气、调理脾胃的作用,从根本上起到了对小儿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其主要特点为通过平衡儿童吸收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对小儿的消化系统特点给予辅助治疗,使其免疫力增加,从而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消化不良的发生[3]。该文观察组75例患者,服用儿宝颗粒进行治疗,无论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还是临床总有效率上,均优于服用硫酸锌口服液进行治疗的对照组75例患儿,两种治疗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此外,平时生活中对小儿消化不良的预防十分重要,如对小儿喂养要定时、定量;克服偏食,注意营养全面性;注意保持好小儿的食欲;注意腹部保暖,不要使胃肠道受寒冷刺激,同时尽量减少呼吸道感染;密切注意保持消化道通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注意卫生,养成小儿饭前洗手习惯;家中常备专治消化不良的药等。
[参考文献]
[1] 程小宁,郭建春,赵萍,等. 儿宝颗粒联合硫酸锌口服液治疗小儿消化不良60例[J]. 陕西中医, 2011,32(7):799-800.
[2] 刘欣, 罗亚妮. 儿宝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80例[J]. 陕西中医,2012, 33(7):802-803.
[3] 王笑. 适贝高儿宝颗粒临床疗效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3,3(6):25.
(收稿日期:2013-04-02), 百拇医药(赵聪伶)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消化系统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 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