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318
编号:13726503
风险管理在介入护理管理当中的应用评价(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25日 谷蓉芳
第1页

    参见附件。

     1.2.2 完善风险管理体制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立仪器管理制度。定时安排护理人员对各种仪器物品检查,若出现损坏或者缺失,立即维修或者补充,并及时做好登记记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三查八对”,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②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在整个风险管理中,设置风险控制小组,使风险管理体系得到建立和健全,是工作的重点内容。以科室为单位,建立小组成员、组长、护士长组成的3层管理结构,从而形成风险监控体系及风险呈报管理体系[3]。风险控制小组依据护理的常规职能可加以细化,具体分为抢救物品及药品管理小组、消毒隔离检查小组、综合质量监测小组,并成立考核小组,由护士长定期考核。定期召开小组例会,依据问题制定相应措施,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③对护理人员进行集中考核,并实行绩效与工资之间挂钩等措施。④在对外周血管介入病人进行手术护理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遵守无菌操作,此外还必须将无菌区,缓冲区以及有菌区进行分隔,防止发生医院感染[3]。

    1.2.3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①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的培训,如针对老护理工作者和年轻护理工作者的培训重点则不同。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使得患有特殊疾病的几率也相应的增加,对此必须将老护理工作者和年轻护理工作者进行相互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②由于外周血管介入患者病情变化较为复杂,有些病情恶化较快,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具有应急能力,学会相应的急救措施,以及熟练掌握急救仪器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患者死亡率[4]。③定期对每组护理人员进行考核,(一般为2次/月),同时每周对护理人员进行一次集中学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