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318
编号:13726468
乳腺囊实混合性肿块的超声与病理对照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25日 王广珊 喻茜 瞿伟 李岚岚 舒特标
第1页

    参见附件。

     ■

    图1 女34岁,实质位于肿块的一侧、囊壁厚薄不一,病理为右乳导管扩张症

    图2 女44岁,左乳囊实混合性肿块,内见厚分隔,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

    图3 女45岁,右乳实质肿块内部见一无回声区,病理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

    表1 105例超声分型与病理诊断对比(n)

    ■

    3 讨论

    乳腺囊实性病变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不多且分型稍有不同,1993年Omori等[3]将囊实性病变分为肿块内含有囊性暗区 (实性肿块含有囊性成分) 和囊内肿块 (囊性肿块含有实质成分) 主要两大类。国内张艳等[4]将囊实性病变分为囊性为主、实质为主、囊实混合性3类,而多数文献报道[1,5,6]把囊实性病变归为囊性病变中分析。该文在分型上稍有不同,囊实性病变内可出现分隔样回声,该组归为分隔型,其约占囊实混合性病变的27.6%。乳腺囊实混合性病变声像图表现是同时具有无回声与实质回声改变,易造成超声模棱两可的诊断。其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是超声表现的基础,病理包括导管、腺泡扩张或肿瘤坏死、出血、分泌、退行性变等。有报道[6]具有实质性成分囊性肿块的恶性率为50%。该组恶性率为41.9%,在I、II、III型中恶性病变依次分别为19.5%、58.6%、54.3%,表明I型多为良性病变,而II型和III型多为恶性病变,其中以II型中的恶性病变率最高。

    囊内实质型超声表现为囊性肿块含有实质成分,实质成分多呈偏心分布,囊性壁均匀或厚薄不均。主要包括脓肿、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导管扩张症、囊性增生症、纤维腺瘤、浸润性导管癌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