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322
编号:13720690
应激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5日 《中外医疗》 201322
应激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ST段抬高,冠状动脉造影
     [摘要] 应激性心肌病一词自1980年提出,该病是一组临床症候群,临床表现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类似,临床特点为急性胸痛发作,伴心电图上ST段抬高、心肌坏死标志物轻中度升高,但冠状动脉造影一般正常。发作前通常有精神或躯体应激诱发,病程短暂,呈一过性左室功能障碍,绝大多数患者可完全恢复。目前关于应激性心肌病的确切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临床治疗也尚无共识。本文将从流行病学、病理生理机制、诊断和治疗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应激性心肌病;ST段抬高;冠状动脉造影

    [中图分类号] R5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8(a)-0191-02

    应激性心肌病也称为Takotsubo 心肌病、左室心尖球囊样综合征、心碎综合征。Ceblin早在1980年通过尸检研究应激与猝死的关系提出了应激性心肌病的概念。Mehmood[1]提供最新数据显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高达5.7%最终诊断为应激性心肌病,主要与近年冠脉导管技术提高了对冠脉病变认识有关。Abhishek等[2]统计了美国2008年住院患者中应激性心肌病的发病率,发现美国所有住院病人中有0.02%诊断了应激性心肌病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7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