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4年第4期
编号:13139194
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5日 高新 刘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观察巴曲酶(DF-521)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来该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基本治疗,治疗组给予巴曲酶、依达拉奉,对两组临床疗效等进行分析。 结果 两种不同的方案在临床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21 d后总有效率为92%,明显优于对照组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两组临床治疗观察发现,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安全有效,能明显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关键词] 巴曲酶;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2(a)-0090-02

    急性脑梗死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也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因无特效方法而不能够阻止其进展,且治疗效果不佳。为了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为探讨观察巴曲酶(DF-521)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有效性,该研究选取了2010年5月—2012年5月间来该院就诊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该院就诊的100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组),每组50例。治疗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8~70岁,平均(49.5±11.5)岁,其中前循环梗死42例,后循环梗死4例,多发性梗死4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50~76岁,平均(50.5±10.5)岁,其中前循环梗死35例,后循环梗死7例,多发性梗死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并均经过磁共振成像(MRI)或CT证实[1]。排除标准有:①合并心、肺、肝、肾功能不全;②伴其他脑部器官性病变如脑肿瘤等;③血小板减少,已应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④过敏体质或者严重痴呆;⑤血压>200/100 mmHg者;⑥3个月内有消化道溃疡史、较大手术史及出血史者。

    1.2 方法

    在进行具体的药物治疗之前,这些患者均需进行详细检查,然后再以患者的具体临床症状作为用药依据。对照组:常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50 mg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