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4年第6期
编号:13138045
高血压脑出血的致病因素及临床救治措施(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25日 朱崇惠
第1页

    参见附件。

     脑小动脉为了对抗较高的血压,容易出现管壁增厚,从而避免脑微循环灌注压随之升高。当出现高血压时,脑小动脉的管壁出现纤维状变性或玻璃样病变,或者出现管壁轻微出血、缺血甚至坏死,内弹性纤维层则因遭到破坏而出现夹层动脉瘤或者较微小的囊状动脉瘤,分布位置多在桥脑、基底神经节、大脑白质、小脑动脉穿支等,高发于50岁以上的患者。这些微动脉瘤若遇到血压猛然升高时,容易出现破裂从而引发脑出血。由此可见,脑血管本身的解剖特点、管壁病理性变化以及骤然上升的血压综合作用,导致了高血压脑出血。

    3.3 救治办法

    通常情况下,发生脑出血后往往容易继发脑水肿,进一步则出现脑疝。传统药物治疗方法一般选用甘露醇,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使用甘露醇容易导致较多的不良反应,发病早期使用甚至可能导致连续性出血,若长期使用则容易引起肾脏损伤。因此,为了能够有效避免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可酌情采用甘油果糖或速尿等脱水降压药物,同时小剂量使用丹参注射液等中药制剂扭转缺血状态,加快血肿的吸收速度,减轻脑水肿程度,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意识[4]。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2点:①合理补液。患者在治疗开始时应先进行1~2 d禁食,予以多盐少糖液体静脉输液,并对尿量和尿比重进行严密监测,若脑水肿尚未完全控制,则应保持入量低于出量,若脑水肿基本得以控制,则应保持出入量持平。若发现有血容量不足的情况,则应酌情进行补液,2~3 d后可采用多次少量鼻饲牛奶的方式进行补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