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4年第8期
编号:13135345
血清降钙素原在感染性发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5日 郭秀仪 张坚胜 何金花 韩泽平 王莉
第1页

    参见附件。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血培养、PCT、CRP与WBC的检测情况

    73例发热患者血培养结果其中阳性例数为43例,阴性为30例。其中血培养阳性主要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 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两组:细菌感染组43例和非细菌感染组30例。PCT、CRP、WBC的检测结果均值在细菌感染组及非细菌感染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两组分布频数比较:χ2=51.607,P=0.000 。

    该次入选的73例发热患者中,明确细菌感染导致发热的患者45例,由非细菌感染导致发热的患者28例。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患者上述各检测指标分布频次,见表3。

    2.2 PCT、CRP与WBC对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

    对于细菌感染与否的诊断,PCT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CRP和WBC,见表4。

    3 讨 论

    PCT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CT)的前肽物质,主要在甲状旁腺C细胞中生成,经一系列的酶水解成CT、抗钙素和有氨基末端的残基三部分。PCT由11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3 kDa,半衰期为25~30 h,以糖蛋白的形式存在于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极低(<0.1 ng/mL)[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