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4年第10期
编号:1313229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临床特点及血液检验结果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5日 山峰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特点以及血液学特征。 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2013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ITP患者52例,根据临床类型分为急性型组(AITP组,21例)和慢性型组(CITP组,31例),分析ITP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血液检验指标特点。 结果 AITP组的男性发病率为57.1%,显著高于CITP组的22.6%;平均年龄为(20.6±11.6)岁,显著低于CITP组的(47.1±3.6)岁;皮肤黏膜出血率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率分别为85.7%、42.9%,显著高于CITP组的71.0%、25.8%;PLT以及Hb均显著高于CITP组,而PAIgG显著低于CITP组(P<0.05)。 结论 ITP患者具有特殊临床表现及血液学特点,且急慢性型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对于早期准确诊断、指导临床治疗以及病情判断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临床特点;血液学指标

    [中图分类号] R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4(a)-0020-0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ITP主要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发生紊乱,从而产生自身血小板抗体,引起血小板过度破坏以及生成障碍,导致外周血中的血小板减少,最终引发出血症状[1]。临床将ITP分为急性型(AITP)以及慢性型(CITP)两种,该研究对比分析了2009年10月—2013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2例急慢性型ITP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其临床特嗲按以及血液学特征,以期为临床针对性地实施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该院门诊及住院ITP患者52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