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4年第11期
编号:13131131
42例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致急性低血压的特点与处理(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5日 张密 程飞 周明 党书毅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致急性低血压的特点及处理方式。方法 对该院实施的1 442例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发生急性低血压的所有4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①该组病例中,有25例在术中或手术即将结束时发生急性低血压,有14例在拔出动脉鞘管时发生,另有3例于患者回病房后8 h发生。该组病例中,38例患者在发生急性低血压时,可见其心率在3~5 min内迅速下降到30~45次/min。患者可见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冰凉,可伴有神志不清等。②处理方法:该组病例中,20例应用阿托品0.5~1 mg肌注得以缓解病情;6例小剂量(<500 mL)的输液联合阿托品0.5~2 mg;5例应用多巴胺缓解。首剂使用10 mg静脉推注,继而40~80 mg/h静脉滴注,1 h可以重复使用1次,直至病情稳定。也可通过快速大量补液联合使用多巴胺60~120 mg静滴,以缓解病情。10例患者在拔除动脉鞘管时发生急性低血压,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 mg 2次,推注阿托品1 mg 2次、推注多巴胺10 mg 1次,同时快速补充大量晶体溶液扩充血容量,约2 h后,病情稳定。结论 急性低血压是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时较为严重的并发症,重视急性低血压的发病特点,及早诊断,正确处理,将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急性低血压;特点

    [中图分类号] R5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4(b)-0048-02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是指采用心导管技术将各种治疗用的器械送入心脏或者血管等部位来施行治疗。虽着介入治疗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