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4年第12期
编号:13130937
影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相关原因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25日 邹艳惠
第1页

    参见附件。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进展快、威胁大,所以在患者入院后及时实施有效的溶栓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控制病情进展、降低死亡率的有效举措。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心肌缺血、坏死和损伤等症状,且伴有严重的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临床治疗时把握时机给予有效的溶栓治疗是促使动脉尽早溶通、使患者冠脉获得再度灌注机会的关键,也是控制心肌梗死病情进展、提升患者生存几率和生存质量的重要举措[3-4]。目前,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常用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静脉溶栓治疗,其治疗的机制主要是指通过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内梗死的冠脉血栓溶解,以使患者能够再次获得灌注的机会,进而使患者心肌梗死范围缩小,使患者保持正常的左心室功能。另外,静脉溶栓在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应用,其还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效果。但是在老年心肌梗死治疗中,并没有充分发挥静脉溶栓的作用。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关人员研究分析认为,由于老年人体内存在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病变,再加上老年人通常还会有一些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病,所以导致静脉溶栓治疗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受到限制。而该研究针对动脉溶通的3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年龄、溶栓时间、梗死部位对溶栓治疗效果影响较大。结合临床治疗情况来看,这是由于治疗及时且操作简便所带来的优势,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本身受累情况就十分严重,且原发疾病多,冠状动脉粥样病变情况较为严重,其合并症也会给治疗带来巨大压力,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导致临床治疗受到影响,不过因为治疗时机把握情况较为不错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