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4年第12期
编号:13130777
药源性矛盾反应临床分析及可能机制(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25日 唐武军 李向荣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物药源性矛盾反应的发生机制,为临床正确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发生药源性矛盾反应的210例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减药、停药或应用抗胆碱药后,207例患者PPR症状逐步减轻并消失,3例患者死亡。在各年龄段中,以16~30岁年龄段的PPR发生率最高(45.24%)。在所涉及的9种抗精神病药物中,以氯氮平的发生率最高(30.5%),其次为氟哌啶醇(25.2%)和氯丙嗪(16.2%)。结论 临床医生应加强抗精神病药物致精神矛盾反应的鉴别和报告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确保临床用药安全,防范医疗风险。

    [关键词] 药源性矛盾反应;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

    [中图分类号] R5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4(c)-0123-02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精神疾病,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手段之一[1-3]。长期以来,人们主要侧重于对影响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的因素的研究[4],而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精神矛盾反应(Psycho-paradoxical reaction,PPR)尚缺乏足够的认识。PPR是指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过程中,由药物本身所引起的新的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异常,一般于减药、停药或应用抗胆碱药后即可消失[5]。它易被误认为原有精神疾病的恶化或加剧,从而采取相反的措施,导致病情加重,不但延误治疗,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可影响生命。为探讨抗精神病药物药源性矛盾反应的发生机制,为临床正确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提供理论依据。现对2006年2月—2012年5月在该院诊治的210例PP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