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413
编号:13684284
磺达肝癸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5日 贺王伟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根据Divchev D等[6]的回顾性研究,临床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两类。介入治疗的疗效虽最为然确切,但多数基层医院不具备介入治疗的条件,不利于ACS的一线救治[7-8]。因此,目前临床上用于ACS救治的主要方法仍为溶栓和抗凝治疗[9]。基于对其发病基础的认识,Basra SS等[10]针对血小板聚集采取抗血小板和抗凝措施,其中低分子肝素能够通过抑制凝血活化因子和凝血酶III来发挥抗凝效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则能够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但是Chandrasekar S[11]在2013年的研究却发现,由于常规的抗凝和溶栓方案特异性不足,会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同时也影响凝血酶的活性,因此容易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

    这就要求在临床工作中采用选择性更高的药物来治疗ACS[12]。杨超等[13]的研究发现,磺达肝癸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凝血活化因子Xa的高度选择性抑制剂,能够更为安全、有效的发挥抗凝效果、改善血液流变学情况。但由于样本例数较少,因而无法为磺达肝癸钠的临床应用提供临床依据。在该研究中,通过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可知,观察组红细胞聚集指数、毛细血管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均低于对照。上述指标可以直接反应外周血液循环的粘度,并直接影响患者的病情变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