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413
编号:13684293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5日 许啟伍
第1页

    参见附件。

     [Key words] 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 Risk factor; Pathogenic bacteria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脑卒中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等都严重的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而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肺炎的患者占7%~22%[1]。2003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概念由Hilker等[2]提出。 2010年我国制定了SAP诊治专家共识,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定义、诊断及危险因素等给予详细的阐述。该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 2013年1月收治150例脑卒中的临床资料,探讨SAP相关病原菌、危险因素的特点以期对SAP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预防。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的150例脑卒中患者, 其中,男72例,女78例;年龄45~85岁,平均(63.3±8.2)岁。在入组患者中,其中伴有2型糖尿病48例,房颤35例,高血压112例,经头颅CT和MR证实,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都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在150例患者中出现咳嗽、咳痰及发热者有35例。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断符合中国专家共识组于2010年提出的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标准[3],具体如下:脑卒中发生后新出现或进展性肺部浸润性病变,合并2个以上临床症状:新出现的咳痰、咳嗽,伴或不伴胸痛,并出现脓性分泌物;发热≥38 ℃;外周血白细胞≥l0×109 或≤4×109,伴或不伴核左移;肺实变体征,和(或)湿啰音。排除同时某些与肺炎表现相近的疾病如非感染性肺间质疾病、肺栓塞及肺结核、肺部肿瘤等。

    1.2 方法

    该组患者入院后均根据脑卒中类型采用个体化的治疗,如缺血性脑卒中采用TOAST分型进行抗血小板、调脂、抗凝、适当扩容及脑细胞保护等综合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