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2)
第1页 |
参见附件。
3 讨论
在临床医学中,对于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研究,发病机制和发病原因还没有完全的明确[6]。现阶段,对于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发病机制较多[7],主要有体腔上皮化生学说、淋巴和静脉播散学说、子宫内膜种植学说、免疫学说。结合临床经验,子宫内膜异位发病的症状当子宫内膜出现异位以后,产生周期性出血情况,并形成粘连,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在进行剖宫产以后,子宫内膜产生异位,主要是在手术过程中,将子宫细胞、内膜组织带到切口处,或者是由于直接种植[8]。现阶段,一般认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手术治疗方法,于结节或者是肿块附近1 cm左右,将病灶彻底切除。有报道称[10],手术和药物进行联合治疗,也就是在术前进行激素治疗,将病灶缩小,病灶和周围的界限更加清晰,有助于手术的治疗。如该组研究中,给予对照组孕三烯酮口服治疗,观察组则施加手术治疗,其中孕三烯酮属强度中等的孕激素类药物,抗雌激素与抗孕激素活性均较强,具有抗早孕、抗着床效果,于月经期早期服用后可有效抑制排卵,比较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但对照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有8例患者出现闭经(停药后恢复正常),9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36%(9/25),其余16例患者转为手术治疗后痊愈,可知孕三烯酮药物治疗并非最优治疗方案,这与“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治疗的效果不理想,只可以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适合停药以后症状出现复发情况,且效果比较差”[11]的研究成果相一致。观察组行手术治疗后,术后切口属甲级愈合,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复发率,随访过程中未见1例复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