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413
编号:13684465
残胃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5日 张新宪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残胃与幽门螺杆菌感染(HP)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50例残胃病例,根据患者术后病理进行分组,其中71例为良性消化性溃疡术后(良性组),79例为早期胃癌术后(癌变组)。对两组患者胃镜、病理、HP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良性组胃粘膜活动性及HP感染率分别为66.2%、47.9%明显高于癌变组的41.8%、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P感染者出现慢性萎缩性胃炎(良性组:44.1%、癌变组:56.0%)、癌前病变(良性组:76.5%、癌变组:84.8%)及活动性(良性组:82.3%、癌变组:84.0%)等均高于未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变组未感染HP患者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较感染者更多见(6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癌前病变与HP感染存在相关性(P<0.05)。 结论 术后残胃黏膜病变与HP感染密切相关,HP参与了胃粘膜病变的全过程。

    [关键词] 残胃;胃黏膜;幽门螺杆菌;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5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5(a)-0102-02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人类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致病菌,为慢性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病因[1]。中国HP感染者达6亿,世界卫生组织(WHO) 确认其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将其列为第一级致癌因子[2]。HP感染率与经济状况、居住条件、文化程度、职业以及饮用水有关。经济状况差、居住拥挤、文化程度低,HP感染率越高[3]。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残胃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该研究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对该科150例残胃病例进行了临床资料的回顾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共纳入术后残胃患者150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